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摘要: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日渐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深度发展时期,护理学生是学生网民群体,也是网民占比最高的一部分群体。互联网络在改变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同时,势必也带来了其他影响。护理学生的教育关系着国家护理事业的发展,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所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对其研究分析,会对护生道德养成教育有积极意义。
关键字:互联网;道德养成;护理学生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我国是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2020年4月,根据权威部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网民的规模为9.04亿人次,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大幅提升。报告还显示,学生网民群体占比最大,高校学生摄取新鲜事物、获取各类信息的欲望强烈,而面对错综纷杂且庞大的网络环境,虚假、暴力、色情等内容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护理学生在互联网中的道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问题,更是我国护理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只有了解把握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道德养成出现情况和特点,研究分析影响因素,才能有效的解决其道德养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护理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
2.研究现状
国外对互联网道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数学家 Norbert Wiener在正式将“计算机伦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且设计推出了针对于网络伦理方面的学科和课程,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针对于互联网用户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以及关于计算机伦理方面的年会也相继推出。
我国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是从1995年以后,互联网从普及到发展到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始广泛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护理学生担负着祖国护理事业稳定向前的重大使命,是国家健康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在互联网环境发展强劲的驱动下,关于护理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道德教育越来越被社会重视。
3.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道德养成存在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护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所做的选择分析,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明确选择“不了解”或是“不感兴趣”。在对护理院校进行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偶尔组织”和“没组织过”,可见,护理院校在互联网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教育不够。
根据问卷调查,护理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使用文明用语的选择,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的是“不经常使用”,甚至有同学选择“从来不用”;而对于网络不雅词汇的使用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使用过。可见,网络谩骂的情况在护理学生中比较常见。
护理学生对于在互联网中的诚信问题的认识,相当比例的同学都选择了“在网络上有时可以不诚信,但不能伤害别人”,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选择“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不一定要坦诚相对”,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匿名”而不是使用真实身份。绝大多数的护理学生存在下载盗版资料的问题。相当比例的护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对网络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或是稍加改动复制粘贴,且对于复制粘贴他人成果的看法,护理学生认为其“与道德无关”甚至觉得“有些是合乎道德的”。由此看来,护理学生在学术诚信方面存在抄袭、侵权等行为。
3.4易受到网络色情和暴力的污染
根据问卷调查,对于色情网站,有一部分护理学生会选择“浏览该网站,看看里面有什么内容”;对于直播平台上的色情视频,也有一部分护理学生选择“觉得在虚拟网络中这些很正常”和“看一看也没关系”。这些网络中的污秽内容,对于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护理学生来说,危害巨大,会严重影响其道德观和价值观。
4.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道德养成分析
4.1互联网的自身属性原因
由于互联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超地域性、自由性、不可控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可以任意发表言论而不受监管,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掩盖了不文明行为的羞愧感,。对于刚刚经历或正处在青春叛逆阶段,更加渴望自由无约束的护理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贪恋互联网络无拘无束的感觉,猎奇于网络之中的人与人之间彼此隐瞒自己真实身份的神秘感。互联网的开放性容易造成护理学生更倾向于“拿来主义”,从而忽略了学术诚信,忽略了版权保护。互联网环境的监管失利造成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信息污染。学生群体流连于网络环境的时间较长,容易受到这些精神垃圾的污染。网络暴力游戏盛行,其运行缺乏对学生群体的把控。互联网中以营利等为目的的交友软件频繁推新,门类混杂,缺乏监管,护理学生心理单纯,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高,容易受到社交平台的不良影响。
护理学生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接受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的教育模式,处于较低层次并将成为应用型人才。很多护理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文化素养薄弱、学习积极性不足、自律能力较差等问题。护理学生的生理及心理日趋早熟,而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奇心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侵害;护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较少,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危害;自律意识较弱,在互联网环境中容易放纵自己而失去文明规范。
5.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道德养成的建议
互联网络是为应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而生的,既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也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互联网道德环境的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拥有大量网民占比的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应该化解网络中的不利因素,寻求互联网环境的支持,有效利用互联网努力实现道德养成在其环境中的良性发展。
护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尚未成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更为欠缺。教育者应该在对护理学生进行网络技术教育之前,首先进行谨慎自律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对护理学生进行互联网法律法规、条例准则的教育,使其明确互联网环境应同现实环境一样,具有同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同样应该自觉遵守不能降低要求、放松约束,更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护理院校作为护理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具有界性教育和社会教育所难以承担的强制性、系统性教育。护理院校是护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培育国家护理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且其教育对象正处于品格发展及苏醒的关键时期,道德的养成应该与专业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不能一味的追求专业技术的培训而忽视道德教育的培养,因此道德教育仍然应该作为护理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6.结语
在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护理学生的道德养成问题应该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积极适应网络化的社会生活,以满足学生开展道德养成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