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王潇蓉

扬州市江都区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200

【摘 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精神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为综合性心理护理与高效语言沟通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2%,各项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提高精神科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 心理护理;语言沟通;精神科

引言

精神科疾病患者是社会中弱势群体,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照顾。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使用积极的心理护理方法和高效的沟通语言[1]。本文研究主要对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等不同的管理方法,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精神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从20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0±7)岁。患者病程1年至9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从23岁至7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1±5)岁。患者病程1年至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了综合性心理护理与高效语言沟通护理。具体包括:

(1)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方面,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熟悉和互信的护患关系,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相对积极的信息,提高相互交流的效果。为患者提供带有鼓励性质的暗示语言,能够实现精神上的鼓励,增强患者的心理支持,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会与患者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凭借自身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心理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相处时,需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沟通方式,严禁出现不尊重患者的情况。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充分掌握不同病患的病情特征、情绪变化与性格特点,据此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准备工作。为每一名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高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一旦精神科患者情绪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需要对是否引起患者病变进行判断,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稳定和控制患者的病情。

(3)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时,还要重点关注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与病情发展,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稳定患者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评分;(2)对比不同护理方法运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小于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对比分析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得以提升,对照组评分提升不明显,两组患者在该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人数为35例,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差异比较显著。

3 讨论

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持续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护理模式也逐渐从原本的生物护理模式,逐步发展吃呢个为了社会心理护理模式与高效语言护理模式等方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道德修养,确保提升护理干预质量,并加速患者的健康恢复[2]。此次研究工作中,主要对精神科护理干预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集中探讨了患者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精神科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患者而言,情况更为复杂,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刺激都更加敏感。对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一名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指导,以此优化护理干预效果,减轻患者治疗负担[3]。比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床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通过此种方式,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在语言运用方面,尽可能选择中性、简单和清楚的语言,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高效的语言沟通与积极心理护理,都可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使患者尽快摆脱病症,重新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吴丹群. 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89-90.

[2] 郭席亚,陈媛. 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117.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9.03.085.

[3] 王喜艳,王丽波. 精神科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2):179-180.doi:10.3969/j.issn.1673-7555.2010.32.159.

[4] 戴兰云.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49-151.doi:10.3969/j.issn.1673-7210.2013.17.052.

[5] 刘明慧.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2):3693-3694.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12.314.

作者简介:王潇蓉,1991年1月,女,汉族,籍贯江苏,职称护师,在扬州市江都区第四人民医院工作,精神科(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