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中心血站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伤寒论》中广为流传的药方,其配伍精义突出,不同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效用也有明显差异,而从中医层面出发,历代医家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研究,发现柴胡桂枝干姜汤辛咸宣化,苦辛通降,具有共消温润寒热的作用,对于人机体痰症消解、疏泄肝胆、促进脾胃运化有明显功效。接下来本文将对《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及临床应用进行一定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分析;临床应用
引言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之手,其为小柴胡汤方的分支主方,是以治疗少阳并兼痰结病症来体现,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柴胡桂枝干姜汤用药配伍以及功效主治已经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在现代临床应用上也取得一定成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分析
所用药物及组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所用药物即柴胡、干姜、桂枝、栝楼根、黄芩、牡蛎、炙甘草等药物所构成,根据药物协同性可将其细分为三组不同的药方,第一组为黄芩、柴胡主要是起到疏解人体肝胆郁热和清肺缓解胸热的作用,可解半表半里邪毒,对于和解少阳效果显著。第二组为桂枝、干姜、炙甘草,按照甘辛并用的方式,可以起到温通抚阳化阴,恢复三焦之正常功能的功效。第三组为栝楼根、牡蛎搭配共用即栝楼牡蛎散,有清热生津、化痰开结的作用[1]。
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方具有灵活多变的特质,不同协调的组方药效适用症和增益性比较突出,实践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设置各组药物配伍种类以及比例差异,能够在治疗病症同时起到调节患者整体机能的效果。
比如柴胡配牡蛎可以促进患者气血通畅性,化痰软坚之下推陈致新,保障痰饮内结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机体健康度也会因此得到显著提高。桂枝、干姜、炙甘草所制柴胡桂枝干姜汤,是补虚安中的首选药方,其温润并用,可扶养汇阴,是强化脾胃运化促进患者脾胃系统得以恢复正常状态的关键所在,且在此基础上该药方还可以加速患者体内津液运化效率,逐渐消散痰结症状。柴胡、干姜、桂枝、栝楼根、黄芩同用所制柴胡桂枝干姜汤,则以遵循苦辛通降、寒热并用的原则,取苦辛以通降,促使患者体内结气舒畅,并搭配寒热互制,保障阳气宣达过程,苦寒反佐不至热气过旺,以此最大限度治疗患者病症同时起到巩固机体本源的目的[2]。
功效原理
柴胡桂枝干姜汤功效原理相对较为明显,其功效是以枢转气机、宜化痰结、疏泄肝胆、调理中焦来体现。其中枢转气机、异化痰结功效原理即通过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配伍的方式实现,结合实际来看要达到这一功效,主要是以干姜、牡蛎共用可以取得化痰结的作用,搭配栝楼根可以苦闰(润)生津,桂枝为辅助柴胡通郁阳,以此达到枢转气机、化解痰结的目的[3]。
疏泄肝胆、调理中焦的功效原理,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的层面出发,其是为治疗少阳病兼痰结病症的主要药方,通常少阳多与患者肝胆、脾胃生理运化失衡有直接关系,实际病理上也有交互影响的现象,此时柴胡桂枝干姜汤便需以疏泄肝胆为主、调理中焦的方法,以变相达到消解痰结的效果。柴胡、黄芩、牡蛎都是疏泄肝胆的常用药物,桂枝、干姜则能够以辛散邪,配合栝楼根并与炙甘草和中,便可在健运脾胃基础上,逐步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至健康状态[4]。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功效原理,枢转气机、宜化痰结是从痰气郁结少阳的层面出发所得,而疏泄肝胆、调理中焦是以人体脏腑调和失衡的角度来予以阐明药理。但两者实际上仍然是具有交互联系特质的,实际治疗期间便要灵活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科学应用方能最大化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价值作用,以此使患者可以取得最佳疗效[5]。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
遵循辩治思路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必须遵循辩治思路,在谨守病机的大前提下,先审因察源,比如患者郁痰明显,少阳气郁痰凝且机体肝胆经脉循行区域有积块便可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予以治疗。且少阳气郁痰凝时,痰邪作为病理产物往往可以对人体本身正气造成一定遏伤,患者病情也会因此而不断加重,也因此在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时,还需要对患者痰液进行辨别,痰与水饮都是津液不贵正化之产物,饮清而痰浊,治疗时便要以饮宜渗利、痰宜宣华原则,方可取得一定效果,比如因痰成饮可主治痰饮便自会消解;饮重则兼用治痰治饮之方即可起效。临床患者疾病基本都会表现为痰结水饮交互体现,仅用常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可能无法见效,应调整药物配伍适度加入渗利之品(可选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等)方能起到良好的治疗功效[6]。
随证灵活运用经方
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时必须随证活用经方,即根据病症适当调整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所组配寒热药物比例,以使该方疗效能充分得到发挥。寒热并用作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主要特征,原方用药以桂枝、干姜主要是取其温通之行,以实现宣达患者内郁之阳气,确保治中有防的目的;经时间发展后世医者更加重用二药,并在此方基础上减黄芩使其温通之性更胜,效用突出温补之用,全方则以温清并施,兼以宣化的功效来体现,而此时该方也更加适用于肝胆郁热且脾胃虚寒等方面病症。总而言之,灵活运用柴胡挂枝干姜汤方,随证加减,是该方临床效果得以有效提高的重要途径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伤寒论》柴胡挂枝干姜汤方证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可以看出在实际实践期间必须遵循辩治思路、随证灵活运用经方,才能保障柴胡挂枝干姜汤方的价值作用充分得以体现,这也是我国中医临床论治水平得以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一帆,王文敏,杨柳依,王克穷.基于现代医案研究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规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2):273-277.
[2]刘星,司国民.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新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2):724-726.
[3]路琼琼,韩军,钟相根.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病反应之“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7):1723-1725.
[4]丁宇坤,张雨晴,何庆勇.何庆勇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06):766-768+786.
[5]杜可可.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探讨及证候规律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
[6]李广浩,周端.试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01):40-43.
[7]王凤岐. 学习《伤寒论》及临床应用的体会[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