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康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3

致康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体会

王宁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摘要:致康胶囊是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及神经修复功效。对于内外科疾病病因病机中,包含“热”“瘀”的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炎性、病毒性、细菌性及神经功能障碍性、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致康胶囊;皮肤科;应用体会

致康胶囊是由大黄、黄连、三七、龙血竭、茜草、醋没药、白芷、阿胶、龙骨、海螵蛸、白及、珍珠、冰片、甘草14味中药组成,组方借鉴《良方集腋》中的“七厘散”和《医宗金鉴》中的“腐尽生肌散”,遵循《血证论》中治血四法:止血、祛瘀、宁血、补虚的治疗总则,根据《血证论》中“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治疗机理,并经过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配伍而成,全方注重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及可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化瘀生肌定痛,从而达到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及神经修复功效[1]。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小腿溃疡等血管炎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皮肤病;毛囊炎、疖、痈、丹毒等细菌性皮肤病;结节性痒疹等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皮肤淀粉样变等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现将致康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介绍如下:

1 血管炎性皮肤病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致血液和血浆外渗至皮下、粘膜下和浆膜下的过敏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下肢,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可累及关节、消化道和肾脏。多见于男性青少年[2]。中医文献中又名“葡萄疫”。多由于禀赋不耐,外感风热之邪,内有脏腑积热之毒,热毒盛则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流溢脉外皮下而成;湿热毒重则流注关节,内功脏腑;病久脾气衰弱,营血耗伤,累及于肾[3] 。病机概括为“热”“瘀”“虚”。总的治则是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消斑,使热清血宁,瘀血得化,血行常道,病程日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宜益气摄血、滋阴降火,进一步验证了《血证论》的治血四法。本人在临床治疗中,皮肤型紫癜、关节型和胃肠型予西药抗组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致康胶囊清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通络消斑,一次4粒,一天3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减少活动,忌生冷食物及辛辣发物,勿过饱食,经治一周后瘀点瘀斑大部分消退,少有复发。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由于各种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异种蛋白或药物等在体内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严重可侵及内脏血管。好发于下肢,对称分布,皮疹多形态,典型表现为紫癜性斑丘疹,其上可发生血疱、坏死及溃疡,侵犯粘膜可发生衄血、咯血、便血。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瘀血流注”,多由于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复感风热之邪,蕴久化毒,热毒蕴结,外组皮肤血络,内窜脏腑经脉而发;湿热毒聚日久,耗伤正气,气虚血瘀,经络受阻,络阻血瘀[4]。《血证论》《瘀血》篇云:“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 ,离经之血 ,虽清血 、鲜血 ,亦是瘀血。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病机概括为“湿”“热”“瘀”“虚”。总的治则为清热祛湿、凉血补血止血、活血化瘀通络。临床治疗中,给予西医抗组胺药物和抗炎、免疫抑制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致康胶囊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止痛,一次4粒,一天3次,外用致康胶囊收敛生肌,致康胶囊去胶囊包装,根据皮损面积大小选择适量药粉调至糊状外敷于患处,30分钟/次/日,治疗期间多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诱因,经治1周至2周后皮疹大部分消退,血疱吸收,溃疡结痂,病情明显好转,与单纯西医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疗程缩短,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5]

结节性红斑常由感染(细菌、结核菌、真菌等)或药物等引起的以小腿伸侧为主的炎症性红斑、结节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瓜藤缠”,多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湿与热结,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发;或体虚之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客于肌肤腠理,流于经络,气血瘀滞而发[4]。病机概括为“湿”“热”“瘀”“虚”。总的治则为清热祛湿、凉血补血止血、活血化瘀通络。临床治疗中,先查找和去除病因,如结核感染、食物、药物等,给予口服及外用致康胶囊,用法同变应性血管炎,2周为1个疗程,经治后红斑消退,结节变小变软,疼痛明显减轻,随访中复发率低。

小腿溃疡又称为小腿静脉性溃疡,由于小腿静脉功能不全而继发的慢性溃疡。病变主要在胫前和踝部。下肢静脉曲张导致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局部营养障碍,外伤或搔抓后致皮肤破溃,继发感染形成溃疡。中医文献中又名“臁疮”,多由于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流注下肢经络,气滞血瘀而成;或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肌肤失养而发。病机特点为湿热阻滞,气血亏虚,脉络瘀阻,肌肤失养

[4]。概括起来,为“湿”“热”“瘀”“虚”。总的治则为为清热祛湿、补血止血、活血化瘀通络。临床治疗中,首先告知患者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多卧床休息,不宜久立久行,休息时应抬高小腿,活动时绑弹力绷带;在西医给予维生素C、E、P促进溃疡愈合基础上给予口服和外用致康胶囊,用法同变应性血管炎,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进行第2个疗程,何春红[6]等用腐尽生肌散外敷治疗臁疮78例,疗效可。

2 病毒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片状红斑,上覆簇集状水疱,伴有阵发性灼热、瘙痒、疼痛、麻木,具有单侧带状分布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名“蛇串疮”“缠腰火丹”。多由于肝火湿热兼感毒邪,致使湿热火毒循经外发肌肤而发病;邪阻经络,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疼痛[4]。病机概括为“湿”“热”“瘀”。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止痛为治则。急性期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主,后期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因七厘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7][8],故在临床治疗中,在西医抗病毒、修复神经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和外用致康胶囊,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用法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疗程约为2周,经治红斑消退,水疱结痂,疼痛明显减轻,几乎无遗留后遗神经痛。

3 细菌性皮肤病

毛囊炎、疖、痈是毛囊及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由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中医文献中所谓的“疮疡痈疽”。本病好发于头部、背部、臀部,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早期肿胀疼痛,多为热毒蕴结证;化脓或出脓后,新肉不长,多为气血不足证[4]。病机特点以“热”“毒”“瘀”为主。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补血敛疮生肌。因七厘散治疗疮疡疗效确切[7][8],故在临床治疗中,嘱患者忌食辛辣、高糖高脂食物,给予口服及外用致康胶囊,用法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4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效显著,复发少。

丹毒是由溶血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起病前常有皮肤及粘膜的微小破损,下肢多由于足癣引起,颜面丹毒常因颜面、抠鼻、挖耳等感染有关。中医文献中又名“流火”“抱头火丹”。皮肤特点为焮红肿张、疼痛,伴有发热。本病易反复。病机概括为血热毒蕴[4]。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治则。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要去除病因,选择敏感抗生素后予口服和外用致康胶囊,用法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约2周为1个疗程,经治红肿消退,无疼痛及发热,疗效好,疗程缩短,减少复发。

4 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结节性痒疹是好发于四肢伸侧的、以结节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虫类叮咬、精神刺激、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等有关。类似与中医文献记载的“马疥”,后人亦称“顽湿聚结”,多由于素有湿热内蕴,外感风热虫毒,风湿热毒邪结聚,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阻于肌肤,发为结节。病机特点是风、湿、热等毒邪外侵,气血凝滞,痰湿蕴结[4]。治疗以清热燥湿解毒、活血化瘀散结为治则。临床治疗中,嘱患者畅情志,居住生活环境勿潮湿,在西药口服抗组胺药物和抗白三烯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9]基础上给予致康胶囊口服,一次4粒,3次每日,2-4周为1个疗程,经治瘙痒明显减轻,结节变小变软,无新发皮疹,疗效显著,药物逐渐减量至症状全部消失。

5 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是好发于小腿前面的坚硬、半球形、棕色、褐色或正常皮色的丘疹,成密集分布,伴有瘙痒不适。病因不明。中医文献中又名“松皮癣”“玩癣”,多由于素体内有湿热,又外感风热之邪,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或素体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瘀血阻滞;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血凝,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养肤,日久痰瘀结聚,肌肤失养。病机概括为湿热毒邪瘀血阻滞肌肤腠理,肌肤失养[4]。治疗以清热除湿解毒、活血化瘀通络、补血生肌为治则。临床治疗中,给予口服及外用致康胶囊,用法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4周为1个疗程,疗效稍慢,根据病情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后皮疹明显消退。

6 皮肤附属器疾病

痤疮是发生于面,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病因病机复杂,西医认为主要与雄性素作用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还与遗传、饮食、胃肠功能、环境因素、化妆品、精神因素等相关。属于中医“肺风粉刺”,也可归属于中医文献中的“无名肿痛、疮疡痈疽”,多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瘀滞肌肤而发[4]。病机特点是肺胃湿热蕴结,痰湿阻滞,痰瘀互阻。治疗以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活血散结为治则。因七厘散对疮疡临床疗效确切

[7][8],故在临床治疗中,嘱患者调理饮食,护肤及生活习惯下,给予口服致康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散结、敛疮生肌,4-6周为一个疗程,经治疗效可,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讨论

致康胶囊由化瘀止血经典名方七厘散和化腐生肌经典名方腐尽生肌散化裁而来,全方注重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用以治疗出血,而非纯止血之品,既可以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化瘀生肌定痛。七厘散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对内外伤瘀血疼痛均有疗效,对于一切无名肿痛、疮疡痈疽、烧伤、烫伤、带状疱疹等疗效显著[7][8]。本人认为中医临床治疗中,辨证和辨病一样重要,辨证准确的基础上方药可以灵活运用,而不是把致康胶囊拘泥于止血之品,故不同意林雪颖等关于致康胶囊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10]。致康胶囊全方由大黄、黄连、三七、龙血竭、茜草、醋没药、白芷、阿胶、龙骨、海螵蛸、白及、珍珠、冰片、甘草14味中药组成。方中大黄、黄连为君药。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经,苦寒沉降,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又可活血化瘀,可治瘀血宿积、新血不生、血不归经之出血诸证。而黄连亦性味苦寒,归心、胃、大肠经,攻专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与大黄相合,达到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散结行滞,共为方中之主。三七、龙血竭、茜草、没药、阿胶、白芷六味为臣药。三七微苦,入胃经,化瘀止血,且有止血而不留瘀特性;龙血竭性味甘咸,入血分,可活血化瘀止痛而不留瘀;茜草性味苦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没药活血止痛,消肿止痛,且有偏于“散血”之长;阿胶性味甘平,滋阴补血止血,为止血之要药;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未溃者能消能散,已溃者能排脓止痛。六药相伍,或活血散结、化瘀止痛,或补血滋阴,顾本护正,或燥湿排脓,消肿定痛,共助君药之清热凉血止血,祛瘀散结定痛之效。龙骨、海螵蛸、白及、珍珠、冰片共为佐药。龙骨收敛固涩、吸湿敛疮;海螵蛸收敛止血生肌,与白芷、冰片等同用,可治溃疡多脓;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珍珠、冰片清热止痛生肌,治溃疡久不收口者效卓。五药相合,既可佐助君臣加强止血之效,又可促进伤口收敛生肌。甘草为使药,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引药归经之功,与大黄相配,又可缓和其泻下和缓和其寒凉的作用。全方君臣佐使相配,清热凉血止血之物与化瘀止痛收敛生肌之品相伍,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全方注重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既可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又可消肿止痛,敛疮生肌,可使热毒清、痛定、血止、瘀血化、气血调,敛疮生肌。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中,运用致康胶囊内服加外用来治疗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小腿溃疡、带状疱疹、毛囊炎、疖、痈、丹毒、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以“热”“瘀”为主要病机的皮肤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缩短病程,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陈娟. 致康胶囊的科学鉴别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2.

[2]赵辩.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72.

[3]丁樱,孙晓旭,毕玲莉,张霞. 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J]. 中医儿科杂志,2011,06:1-4.

[4]李元文,张丰川. 现代中医诊疗手册系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朱丽丽,郭海,孙卫国,赵晓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14,10:1961-1963.

[6]何春红,叶林. 内外兼治臁疮78例[J]. 中国医药指南,2009,16:123-124.

[7]徐泽森. 七厘散[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11:51.

[8]王丽艳,王自春.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8,02:44-45.

[9]张寒梅,冯素英. 结节性痒疹治疗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08:500-504.

[10] 林雪颖,王茜,李敏妍,余璟玮. 致康胶囊合理性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 中南药学,2018,08:1136-1138.

通讯作者:王宁丽 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邮编:450000,电话:0371-66221087 ,E-mail:nlmm8503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