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四中 034000
学生的厌学,显然是在在教育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让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要想避免这些问题,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 注重对学生的思品教育。
尽可能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对于内倾特征明显的学生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给他们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其增强自信,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这些均有助于防止消极性格的形成,稳定其情绪,健全其意志品质。
二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如果在学习中,孩子能不断的得到鼓励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正强化,他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厌学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穿插一些心理健康辅导,针对其面临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同时教给他们一些转移不良情绪,宣泄不满,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方法。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疏漏“情绪”的出口。
三 创设一种温暖、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自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平时应多接触学生,建立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差距,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通过和学生交朋友,课堂下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矫正学生心理偏差,以真诚的鼓励、称赞和接纳对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地情绪支持。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必有其成长中的问题,并及时为他们建议和帮助,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教师有了良好的师德,才会去爱学生、去关心学生。也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该老师所教的科目。其次,要有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第三,教师要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观念,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第四,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
六、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教育合力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待学生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如“读书无用”等教师要做好说服工作,使家长认识到,子女不读书就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甚至不可能在社会立足。对待学生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如夫妻长年在外打工,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要坦诚指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长此下去会贻害无穷。对已有厌学滋事行为学生的家长,要督促他们加强对子女的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转化工作。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孩子调整的同时,父母要积极配合,找到自身的问题,与孩子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向葵 著《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
[2] 王晓春 著《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关文信 著《问题学生教育之南》.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钟启泉 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