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 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全能型” 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浩然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德惠市供电公司 吉林德惠 130300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用电方式、电力服务和电子系统提出了多种要求。同时,对乡镇供电所的发展模式、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然而,信息化、数字化、先进复杂性等新功能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通过将主动权交还给供电系统,服务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更直接、更方便地创造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对策

一、“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意义

供电所不仅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线、运营管理的直接平台、客户服务的第一窗口,而且直接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电力建设、影响社会进步的责任。供电所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展示供电企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目前,随着电网企业管理的转型升级,供电所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对供电所的内外部管理、人员能力和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精益管理是基于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改革形势,基于当前和长远的战略选择。“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供电企业实现世界一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能型”供电所存在的问题

2.1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供电所地处偏远,大学生在工作中感觉到各种不方便,其中不乏存在“大材小用”的错觉,在乡村工作于心不甘;供电所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交通欠发达,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培训、活动等不方便;供电所所在地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就医得不到保障,就医条件差的还不在医保报销范畴;员工业余生活单一,找的对象城里人嫌工作偏远生活不便,员工就近成家又不甘心长久待在农村等。

2.2队伍活力不足

供电所员工大部分时间都感觉非常忙碌,既要完成日常运维、抢修、前台、营销等工作,又得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最近几年入职的新员工学习能力较强,还能适应这种节奏,而年纪较大的员工学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特别是45岁以上的员工学习新知识方面面临很大挑战,这部分人群大多有较为丰富的现场工作能力,但对掌握新型业务技能差,潜在提升空间小。如掌上电力APP办理及推广、光e宝光伏业务办理、电e宝缴费及电费查询、微信公众号应用与推广、区域经理微信群建立与维护、手机抢接单、移动终端现场作业等业务进展滞后,将这些员工培养成“全能型”员工需要大量的培训,且成效缓慢,对电子化、信息化的新技术普遍接受程度较低,有的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人员活力不足成为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的突出矛盾。

2.3供电所与上级单位协作的问题

“全能型”供电所要求一次性快速响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员工逐步向不分专业的“全能型”转型。但上级部室仍然分工明确,员工工作中遇到问题还要分专业与相应部室对接、沟通或协调。特殊用户业扩报装、下户线工程改造、变压器低电压或重过载、10kV线路故障跳闸等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时,供电所需要层层上报,在部门之间横向协调等,遇到“迎峰度夏”、汛期及采暖高峰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逐级上报、请示,供电所“服务一次到位”必将大打折扣。地处山区的变压器因供电半径大无法满足养殖种植客户的需求时,报装时需向营销部、运维部、发建部及调度室等部室分别协调沟通。这种层层上报、审批、批复的过程必然会延迟客户对电力的需求,存在投诉风险。

2.4缺乏文化建设

供电所缺少全体成员直接参与制定的详细的、实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供电所文化建设目标管理体系,致使供电所文化建设工作随意性很大,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由于供电所文化建设成效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让员工受益,个别供电所的员工想当然地认为供电所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就足够,供电所文化没有必要,供电所员工认同感比较低。供电所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有限,缺少文化氛围的传播和熏陶,使供电所员工的兴趣特长以及知识才干得不到有效发挥。目前,基层供电所管理要想进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供电所文化建设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三、“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管理对策

3.1以指标为导向推进“全能型”建设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各项业务的工作开展要有序,员工要严格按照供电所要求分析落实各项指标,通过建设指标看板上墙,以指标看板为导向,实时准确更新相关指标数据,开展常态化指标提升工作,提升供电所基础管理能力。

供电所要做好指标分析和改善工作。供电所存在的问题,会一定程度地在指标当中有反映。组织供电所骨干成

员对每月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及分解,梳理出“领先”指标和“短板”指标。对“领先”指标,要善于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同时要结合新形势、新技术,分析研究是否有新技术投入的可能,使得工作更为高效,保持领先地位。而对“短板”指标,要分专业、分层级对指标进行分析,查找差距,制定提升措施。建立指标“红、黄、绿”灯监控机制,采取预测值的方式量化措施效果,加强指标过程管控,确保措施有效落实。

3.2以安全为根本强化精益理念

安全生产的根本是人的因素。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只有保障了人的安全,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安全。为了抓好安全管理,供电所抓牢供电所员工的安全管理,抓紧供电所员工的安全学习,定期开展供电所员工的安全警示教育,随着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使其自觉养成“我要安全”的习惯,形成全员“讲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入推进安风体系与作业标准的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培养本质安全型班员方面,供电所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

3.3以创新为动力提高精益管理水平

职能部门层面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职工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利用职工技术创新“ 小、实、活、新”的特点,提倡由下至上、大众创新、全民参与,鼓励一线供电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营造大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供电所层面,首先要发挥供电所中每名成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融入创新理念后,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供电所以引导员工“树立创新意识、自觉主动实践”为切入点,从所长做起,坚持从上至下、持之以恒地宣传。供电所通过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把创新的理念、目标、方法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通过增强认同感,赢得员工对供电所创新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3.4以文化为导向打造文化品牌

积极营造供电所文化建设氛围。员工要提高对供电所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供电所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克服思想误区。要切实做好供电所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将供电所文化贯穿到供电所日常生产、工作以及生活之中, 使供电所文化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保障和动力。利用原有场所,改造多功能活动中心,设乒乓球、台球、健身、阅读以及上网区域等,为员工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结 语:

供电所是企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最后落脚点,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全能型”供电所,需要通过建设供电所文化、指标、安全和创新管理,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供电所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供电所成员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搞好供电所的管理,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智能电网下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4):188.

[2]刘新宇.供电所员工培训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35):88-89.

[3]樊浩,王羽凝,王茜,杜瑞红,史辉,刘博.乡镇供电所员工培训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J].农电管理,2019(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