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音乐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钟琦芳

浙江省 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 313200

【内容摘要】:

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增强课堂的艺术氛围,提升教学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获取主要可通过对课堂的精心预设,营造平等、开放、动态的课堂和创设一定的生成情境来实现,并通过教师敏锐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效教学价值信息,开发、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关键词:精心预设、营造环境、捕捉、筛选

一、精心预设,开发生成性教学资源

策划开放、弹性的课堂预设,是动态生成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所以我们的课堂预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聆听歌曲后会有怎么样的感受、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该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

所以这种预设是一种多策略的准备,是开放的、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个性特征等多方面预先作深入的了解,然后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设计几个不同的教学板块,根据课堂情形随机变化。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也因为有了事先的预设准备,而不会束手无策。

1.备目标。框架性的目标定位,既使教学有章可循,又使教学的动态生成有一个更大的空间。  

2.备学生。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学生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就可能生成不了,若低过了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   

3.备生成点。把握一些课堂中最可能生成新资源的“点”。传授新课时看新知识的生长点;小组合作探究时看探究点;提问时看产生疑问的疑问点。这些点最可能生成新的资源。要设法预设出可能生成的哪些与新的目标有关的数学资源,也要预设可能生成哪些与新目标无关的“假资源”,去伪存真。调整方案,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4.备应对。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碰到没有预设的情况,出现一些“意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智慧地、艺术地变意料之外于意料之中。既让学生在淋漓尽致的发挥中生成知识,又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不离开课堂的主题。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一要耐心倾听,二要捕捉思想,三要恰当点化。

二、营造环境,激发隐性教学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状态最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会积极主动地表现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抓住时机,创设良好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功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促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互动场景,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1. 平等对话

教师要灵活转变角色,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后的严师,而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中间的一员,俯身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成为学生的朋友。比如我们在课堂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来当教师,给大家上课,教师当学生和听众,组织引导,与学生同唱同奏同演等,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彼此真心交流,共同成长。

2.生生互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积极探索,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学习歌曲《雪绒花》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让大家随着《Do、Re、Mi》的音乐走进教室,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梗概,并观看电影里唱这首歌的片段,以银幕形象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当学生熟悉乐曲后,再要求大家用表演的形式加强学生对表演形式的感受。经过分组讨论,有些组选择演唱歌曲,有些组选择小型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有些组选择舞蹈,在这样的音乐情境中,人人参与,相互合作,大家无拘无束地尽情表演,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通过音乐,通过表演,通过合作,学生彼此间的体验得到了交流,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无形中营造了起来。充分开发了课堂中集体交往、群体合作等集体潜能,使大家在互动中体验到合作的成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创设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创造性的工作,依赖于教师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和教学想象力,其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可以叙述一段材料或者口述一段故事让学生提问题;或在教学中糅合绘画的元素,营造出作品中特有的意境;或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制作具有背景材料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或采用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或演出小品,甚至老师可以适当的肢体语言、舞蹈表演辅助教学……但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感悟学习内容,而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热闹。

三、灵活机智,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

1.质疑引发精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会产生许多疑惑或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加以运用,促进动态生成。今天,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知识面随之也拓宽了、丰富了,同时他们心中的疑惑也多了。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学生对学习变得更加地主动起来,对于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掌握。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老师的讲解敢于提出质疑,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涌现出很多的生成点。

2.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有些老师,在我们的课堂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会心有不悦,有时甚至会严厉批评。其实,一些课堂中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能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因此,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让课堂因“错误”而生成,使之成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

四、善于取舍,运用生成性教学资源

曾观摩过这样一节课,课题是《新疆之春》,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歌曲的创作背景时,有学生举起了高高的手,他告诉大家他暑假刚去过新疆,教师灵机一动,让其他学生采访他,结果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位学生在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特色。虽然这节课教师把握了生成资源,但却忽略了音乐课的本位,使得一堂音乐课变成了一节地理课、常识课。

或许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音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非预期、有教学价值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意外生成,处理这些意外时,我们要有一些创造精神,既要把握好预定教学目标,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学会随机应变、转弊为利。同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具有弹性的课堂预设,有效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参考文献】:

1.论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2.《动态生成的理论解读与案例剖析》《江苏教育研究》

3.《音乐新课程标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