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次供水运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城市二次供水运营管理分析

朱敏

南宁市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二次供水成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用水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二次供水设施的采用,也将更多的隐患带到了居民的用水安全之上。因此,探讨城市二次供水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二次供水;运营管理

1 城市二次供水基本概述

城市二次供水,是指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加压或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按照设备设施和加压方式划分,目前我市二次供水方式主要有:罐式无负压、箱式无负压、水箱加变频泵、水池加定频泵、高位水箱、管道泵直接加压等。目前在我市城市公共供水范围内,建成二次供水设施并接入市政管网的居民生活用水项目共计1126个,由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水务公司”)负责供水的为1084个,由南宁市大沙田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沙田供水公司”)负责供水的为42个。按小区类型划分,二次供水的商品房小区535个、单位小区506个、城中村85个。

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居民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建设,采取总表供水模式,即供水企业负责安装、维护用于贸易结算的供水总表及表前供水设施,表后的储存、加压设施及供水管道由建设单位自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后,其运行、维护和管理,包括向用户收费,主要有以下几类管理模式:开发商自行管理(商品房小区交房前)、移交物业公司管理(商品房小区交房后)、产权单位自行管理(如房改房、公租房等)、业委会委托第三方管理、业主自行管理、委托供水企业管理等,还有少数小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 我市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虽出台了二次供水的政策文件,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移交等具体环节规定得不够详细,造成实际工作中操作困难。推进我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立法迫在眉睫。

2.2自建自管模式下,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建设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等缺乏供水方面的专业化技术力量,在实际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也没有很好的建立二次供水设施、水质管理制度,没有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使水质安全存在隐患。

2.3 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缺乏配套的价格标准

由于自治区物价部门已将城市住宅自来水管道工程配套建设和维护收费调整为实行市场调节价,在实际建设、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将二次供水设施委托给供水企业“统建”或是“统管”,都容易因供水企业处于市场支配地位而引起价格争议,进而降低建设单位或业主委托“统建统管”的积极性。

2.4 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试行)》虽然对二次供水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水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有限,专业的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存在“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经费保障不到位、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没有专职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在管理当中存在信息孤岛,造成二次供水的监管工作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例如:我市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二次供水单位仅为474家,且大部分为商场、酒店、宾馆、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单位,部分物业管理单位未获得卫生健康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存在无证从业的情况;部分二次供水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未及时邀请卫生健康部门参与。

3 城市二次供水运营管理

3.1 二次供水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二次供水管理通过信息化集成的模式,能够实现供水服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智慧供水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板块,它是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将二次供水纳入到整个智慧水务的建设范围内。智慧水务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再结合云计算技术,对于自来水的生产、中间处理过程以及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行智能控制,形成集成化自动化的水务管理系统。比如说在二次供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水质水压不稳定、耗能过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智慧方案来解决,智慧水务也是未来市政水务企业必然面临的发展方向。由于各方面原因影响,二次供水的设施和设备基本上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产权,这给二次供水设施后续改造运营增加了难度,二次供水设施出现了建设和维护分割的局面,这使得许多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这给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管理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在一般情况下,二次供水设施主要由建设方负责建设,但是后期运营维护管理主要由全体业主选择的物业负责。但是大部分物业企业缺乏二次供水管理的专业维护能力,因此二次供水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如果问题无法解决索性搁置,容易引发业主矛盾。国务院下发有关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通知文件中指出,鼓励水务企业将供水设施管理延伸至居民电表,实现对二次供水设施的专业化维护,对于二次供水设施供水企业,鼓励统建统管,对于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鼓励专业化供水企业进行运行和维护管理。因此二次供水运营维护和管理必然会交给专业化的水务企业。水务企业对于二次供水运营和维护进行管理,无论是从专业角度以及企业盈亏角度,都需要精细化和智慧化平台运行管理。

3.2 构建智慧水务平台

目前我国各地水务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信息交流的缺乏,不同的应用板块之间彼此独立,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导致各个业务板块之间数据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要想打破这种信息孤岛的不利局面,需要将二次供水业务数据充分融入到智慧水务平台建设中,融入进企业日常的运营系统管理中,这都有赖于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智慧水务平台主要依赖于硬件软件设施,在具备平台建设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一般可以划分为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以及数据应用系统,智慧水务的各个子业务系统能够融合在智慧水务平台综合管理上,实现海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较实现数据分析精细化以及智慧化。

二次供水系统建设是整个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应用系统。单就二次供水系统来说,硬件主要是指二次供水的自动化设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二次供水设备可以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使之具备物联网系统性功能,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同时二次供水系统能够利用各种传感器,作为感知层实现数据的实时收集,同时能够对于水质、二次供水管网的水压力、系统的水泵运行状态、系统的整体耗能情况、泵房日常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形成大量的基础数据,实现对于二次工程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从智慧水务系统感知层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或者是光纤传输的方式输送到系统中的数据库,在系统中分门别类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且储存整合。一个较为成熟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应该对数据有足够的兼容性和综合性,确保数据具备延展性,以实现多个数据模块能够接入高速供水管理系统。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水务企业已经能够实现二次供水远程控制,对于二次供水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异常的自动诊断,对系统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系统的耗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二次供水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将数据进行筛选加工,然后进行汇总,且根据预先设定的模型,制定相应的算法,同时对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如果发现相应的隐患,需要及时做出预警。

在数据库中建立数据标准模式化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同时完成可视化操作。可视化所应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结构数据,对接各种标准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实现数据仓库的开源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源进行定义,构建数据视图,实现可视化的数据逐渐绑定。最终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结语:二次供水系统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弊端不断浮现,因此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二次供水系统是目前较为迫切的需求。二次供水设施复杂多样化给水务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次供水系统是智慧水务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结合整体规划建设进行统筹思考,才能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指标。

参考文献:

[1]李贤冠.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0(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