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新时代“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研究

李树鹏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成了经济全球一体化,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中等学校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越发突显重要。加强劳动精神教育,是新时代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爱岗敬业、“实干”“创造”、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思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互联网 劳动精神教育

内容:

一、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中职学校

2005年,原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在政策、经济上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扶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如何在新时代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内涵教育成为了当下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在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各种资源能够便捷获取,全球联系越发紧密,各个国家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劳动精神的内涵

(一)吃苦耐劳,弘扬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发表讲话时强调: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者的精神是最朴素的精神,最普通最朴素的劳动生产者默默承担着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责任,维持着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前进。

(二)爱岗敬业,学习劳模精神。[2]劳动模范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保障。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坚守本职、吃苦耐劳,尤其当前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的态势下应该注重培养人们对重工业发展的认识,无论社会信息化程度发展到何种程度,国家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批劳动模范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发光发热,青年一代需要学习和发扬劳动模范的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三)“实干”“创造”,培养动手能力。劳动精神最重要的内涵是“实干”和“创造”,二者体现在通过动手去改变和创造事物,反映出人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时代的发展,越发多人对工作期待趋于“轻松、干净、高新、简单”,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引导到一个危险的边缘。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侧重提倡和弘扬“实干”“创造”精神,重视劳动者的重要性,鼓励实干、实业型企业发展,培养青年一代的实干精神和创造能力。[3]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三、深化中职学校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一)塑造中职学校学生劳动品质。中等职业教育的方向是培养适合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人才,无论是服务行业的酒店服务员、厨师、售货员还是制造行业的测绘员、操作员、质检员,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基本职业操守。劳动精神中的爱岗敬业教育能够很好地引导中职学校学生端正职业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专业,在走上本职岗位后能够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

(二)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发展,中职学校是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培养各种符合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管理的改革和生存,同时赢得企业的支持,深化校企合作的开展。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生产需要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技术过硬、职业素养良好的从业人员,职业学校所开设的德育教育、技能教育、劳动教育、运动教育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能够在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企业的成产以及管理干部的储备。

(三)突出职业学校的特色。职业学校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各行各业的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构成我国两种形式的教育,技能人才教育能够直接满足企业高素质人员的要求,加强前期的技能培训教育,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大多数职业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减少理论学习的篇幅,降低学生学习的阻力,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信心。此外,职业学校的理念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成绩分高低”,更多的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综合评价,与家庭、企业构成多体位多形式的教育,也有通过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的转变。

四、“互联网+”与劳动精神教育的融合

(一)网络宣传劳动模范人物。网络具备实时迅速、形式丰富、引人注目、覆盖广泛、使用群体大的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人人拥有自己手机,各职业学校基本实现教室、宿舍、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劳动模范人物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榜样,职业学生需要发扬和传承劳动模范人物的精神,不同行业的劳动模范在不同专业、不同目标、不同理想的职业学生心理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实时实地把需要传到的劳动精神传递到职业学生群体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网络信息进课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学模式也融入了中职学校的教学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信息的实时互动和信息共享。中职课堂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为课堂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共享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职业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时实地通过互联网给学生灌输劳动精神教育,培养职业学生拥有“实干”和“创造”的理念,提高职业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职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校园信息化资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增加了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性。校园环境文化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一个充满劳动精神教育的校园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质。校园里信息化资源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比如图书馆、电脑室、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广播等信息化资源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校园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中职学生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拥有着爱岗敬业、“实干”“创造”、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思想的品质的人才。

四、总结

劳动精神是当下不可或缺的时代实干精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创造者,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实干者的辛勤付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数据的高速发展引领着经济全球化,不断优化网络手段,利用好网络进校园、社交APP、蓝墨云班课的使用中浸入劳动精神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实干创造能力。

作者: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机械技术系 李树鹏

[1] 杨继军.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2016, G717.38

[2] 刘艳辉. 建功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劳动精神[J]. 南方杂志, 第280期

[3] 乔东,萧新桥. 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N]. 人民网-理论频道,2019-6-30,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30/c40531-31059965.html

作者简介:李树鹏1988-,男,汉族,初级讲师(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技术系学务副主任),本科,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