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 吉林延边 133000
摘要:唐代女性服饰风格独特,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在完美地展现女性之美的同时也兼顾了方便实用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唐代女性服饰从袒露性感的风格到女着男装的刚柔并济风气更是无一不展现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之高,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接下来本文将着眼于唐代女性服饰特色,详细分析其独特形制和风格,并说明其中体现的女性社会地位。
关键词:唐代;女性服饰;女性社会地位
历史上女性曾经拥有过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分工的改变和思想逐步禁锢等因素,女性社会地位逐渐低于男性并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一直到近代才得以改善。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两次女性地位较高的时期,分别为汉、唐两朝。尤其唐代,女性地位的特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尤为难得。种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权力”无一不体现出这是一个女性地位高涨的年代。上到首位女皇的出现,下到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服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处细节也无不体现出唐代女性的独特社会地位。
一、女性服饰与女性意识
(一)服装
1、襦裙和内衣
襦裙是唐代女性最常见最主要的服装样式,由上身短衣下身长裙和披帛组成,即衫、裙、帔。盛唐时期襦裙宽大华丽,多精美刺绣纹样,极尽丰腴盛大之美感,长裙腰带多束在腋下,略去腰线体现纤长体态的同时又凸显出了女性丰满的胸部线条。而唐代女性内衣在当时名为“袔子”,是一种无肩带的侧开合内衣,配以半露胸裙装,便有襦裙下内衣若隐若现的效果。因此时人有诗曰:“慢束罗裙半露胸1”、“粉胸半掩疑晴雪2”,形容的就是这样的搭配情形了。
然而,这样的情况与古代中国女性普遍的穿衣规则是相反地,女性性征作为“女性守则” 的重要一环,往往与贞节观联系起来,历朝历代都认为是需要隐藏起来的部分。然而唐代却并非如此,反而极力推崇自信外扬的展现女性之美,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
2、胡服
初唐的胡服主要有:羃篱、帷帽、对襟窄袖衫、卡夫口条纹裤、蹀躞带及靴;盛唐胡服主要有:帷帽、胡衫、胡帽、锦靴;中晚唐的胡服主要是回鹘装。[1] 而女性胡服相较于男性胡服来说,形制与细节上并不加以修改,而是保留原样,更是体现出唐代女性对新奇事物的强大包容性。
胡服的流行皆因其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密切。胡服相较于襦裙更为便捷,而唐代女性也多穿胡服这种上身收束腕部等关节、下身长裤蹬高靿靴的服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流行和美观,更是因为唐代女性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之中,因此对服饰的需求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李唐皇室具有鲜卑血统,民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民族融合,而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往往还保存着上古时期母系社会对女性的尊崇态度,因此胡服的流行也是外族对女性尊崇态度的社会意识在唐传播的一种社会存在表达。
3、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也是唐代女性服饰的一大特点,《旧唐书·舆服》载3, 玄宗天宝年间“士流之妻, 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 尊卑内外, 斯一贯矣”。说的就是民间女子穿着男性服装的情况。女着男装也有一部分游牧民族的影响,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穿衣风格粗犷、装束英武,对女性审美意识也有一定渗透作用。
同时,女性自身对穿着男性服装的认同感也是社会意识的重要体现。自古“男女有别”,将男性和女性在各个方面都生硬的区分开来,而唐代女性着男装无疑是对这样的男权思想的极大地挑战。如果在历史上其他女性地位低下的时期,这种行为都是会被批判的。然而在唐代,此种情形并非仅在一家一户存在,而是蔚然成风,可见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不同。
二、社会发展与女性意识
(一)经济发展与女性劳作
在唐代,由于统治者制定的适时经济政策如:发展商业、加强对外贸易等,使得更适合女性生理条件的纺织业和服务业开始发展起来,这使得女性更多地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得以自食其力,并且通过参与社会生产成为国家运作的一员,并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多的生存权和话语权。
同时,吸纳了各国精髓的纺织业也在不断发展,扩张的社会化生产为女性服饰提供了前提条件,更复杂的花纹、更鲜艳的布料都可以实现。而女性在获得一定收入后同时又作为主要消费者,服饰中也终于可以大量投入符合女性思想的设计。因此在服饰上,女性的审美和思想也同样获得了社会的重视。
(二)国家繁荣与女性阅历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繁荣,而唐代女性地位的上升也和唐朝国力强盛、对外贸易繁荣有关。各种新奇的外国事物得以在唐融汇交流,往来的外商扩展了唐代女性的对外视野,盛世的运转模式也为女性的个人阅历增长奠定了先决条件。而随着女性阅历的不断增加,唐代女性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通过“愚民”来维持男权社会并压制女性思想的模式也逐渐式微。服饰作为思想的载体也在无意中体现了这一时代转变。
(三)社会风气与女性环境
唐代历经民族融合和对外开放交流,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包容的一个朝代。不仅统治者融合了胡人血统,李唐皇室具有推崇女性的鲜卑遗风,在社会风气方面也同样是儒释道外来宗教并存的思想包容局面。
社会和思想上的宽松情形,使唐代女性在我国传统社会史上的地位获得了极大地提高,她们不被严苛约束,能够较多地接触公众,参与各种娱乐活动,这使她们开阔了眼界,使着男装、胡服、袒露装成为可能。[2]
特别是自历史上首位女皇武则天登基后,这种女性对政治经济生活的参与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唐代女性形象丰满自信、雍容华贵,衣饰也最为开放和暴露,装饰也逐步走向华丽。武则天无疑是唐代女性社会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反应,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大幅提高,不仅改革了有政治象征意味的礼服,同样地也调整了日常襦裙的细节,而这样的改变这也是女性当权的体现。这样宽和的社会风气为女性走出家门、面向社会、成为国家运转的一部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此也可见,唐代女性对服饰的大胆追求、新奇创造,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三、女性服饰中的社会地位
古代中国除却唐以外的历朝历代多以男性为社会中心;但有唐一代,女性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等,都取得了较多的特权。唐代女性对美的态度无疑是欣赏和包容的,她们追求新奇事物、审美更迭速度极快,自身对美的追求程度也是现代大部分女性难以企及的。服饰作为美这种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投射,也同样地体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追求。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女性服饰中的种种细节也都在显示着唐代女性这样的独特地位。
无论是从自由展现女性性征和美丽的襦裙、装饰还是体现女性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的胡服,抑或体现女性刚柔并济的女着男服、武周时期符合女性思维的礼服,都是女性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提升的表现。在唐代,女性的包容接纳程度更高于男性,体现出一种超脱时代的前瞻性来。对于女性来说,唐代是宽松而温和的,但作为一个封建制度的朝代,唐代与古代中国相比较又是激进且开化的。这样的结果,并非男权社会的有意为之,其中大部分的努力也都是女性自我创造的结果。着男服、女称帝等等社会情况都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挑战,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这样一次次地在社会中得以进步。
总的来看,唐代女性服饰中无疑是体现出了当时女性的独特地位,但同时值得反思的却是形成这样风气的背景与原因。女性作为历史上被男权社会压迫的群体,亦须知晓尊重和地位都是靠自身争取而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纳春英.唐代服饰时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41, 51
[2]杨哲兴.唐代女性服饰考略.艺术科技,2016-09-15
第一作者:作者简介:王宇飞,2000年8月23日,女,吉林通化 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134001 单位:延边大学
第二作者:佟波,女,满族,1982年生,吉林双辽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1 唐代诗人周濆所著《逢邻女》
2 唐代诗人方千所著《赠美人四首》
3 刘昫 (后晋) , 等.旧唐书 (卷45《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