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大班幼儿“小鸡孵化”探究活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3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大班幼儿“小鸡孵化”探究活动为例

刘 殊含

云南省 昆明市第二幼儿园刘 650031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小鸡孵化”为例,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自主探究,引导幼儿聚焦“兴趣”“观察”“探究”“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幼儿乐学乐思乐探索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善于观察、自主探究、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关键词】 幼儿 科学探究活动 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良好的观察力”、“敢于探究和尝试”、

“坚持与合作”等学习品质的培养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一大重要使命。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小鸡孵化”为例,让孩子们亲子自然、自主探究,让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中自主探究,引导幼儿聚焦“兴趣”“观察”“探究”“交流与合作”,帮助幼儿激发乐学乐思乐探索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善于观察、自主探究、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1. 聚焦兴趣,激发幼儿乐学乐思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最重要、最持久的内部动因。幼儿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到科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探究。孩子们天生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只要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就能让他们成为探究活动的小主人,激发幼儿乐学乐思的学习态度。

案例:“小鸡孵化”探秘之旅

在主题活动“动物世界”中,孩子们知道了有的动物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而有的动物则是从蛋里“生”出来的。区域活动中传来了这样的自发讨论:“我们把鸡蛋煎成饼,那里面的小鸡就死掉了吗?”“可是里面只有蛋黄和蛋白啊。”“我知道,我们吃的都是冰箱里的鸡蛋,是不会变成小鸡的。”这时候,龙龙传来声音:“这个要孵才会有小鸡出来的。”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教育契机,于是带着对“鸡蛋里到底是怎么变出小鸡的?”强烈好奇心,孩子们开始了这场奇妙的生命探秘之旅。我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幼儿与家长开展了一场关于“鸡蛋和小鸡”的大调查,鼓励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寻访鸡文化博物馆专家等方法收集关于孵蛋的信息。孩子们带着各自的调查收获展开了讨论:“博物馆的鸡博士说要那种鸡妈妈和鸡爸爸一起生出来的有小种子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要鸡妈妈不吃也不喝的坐在上面一直孵21天才能孵出小鸡”“爸爸说孵小鸡要暖和的温度,38℃和我发烧的温度一样。”“我和妈妈查到资料说可以用孵蛋器,插上电就行了。”为了知道鸡蛋里是怎么孵出小鸡的,孩子们积极地通过查阅资料,寻访专家等多种途径寻找答案,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家长与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跟随孩子们一起学习与思考。

二、聚焦观察,培养幼儿细致、持续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可以帮助其获得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直接经验,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开展“孵小鸡”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孩子观察、发现、比较,不仅能培养其观察的细致性和持续性,让他们获得关于鸡蛋与小鸡孵化的直接经验,更能帮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关注身边事物的能力。

案例:鸡蛋长什么样?

“是鸡蛋里的蛋黄长成小鸡了吗?”“我觉得是鸡博士说的那个小种子在鸡蛋里吸收蛋黄的营养就长成小鸡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他们对鸡蛋里是怎么变出小鸡的问题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从自主观察鸡蛋开始,开展了一场有关于鸡蛋的研究。丽丽说:“鸡蛋不就是有蛋壳、蛋白还有蛋黄吗?没看见什么小种子啊。”小强说:“你平时吃的那个已经煮熟了死掉了,生鸡蛋里面会流出来的那个就会有种子了。”于是我给孩子们提供了生鸡蛋和熟鸡蛋,通过对比观察,孩子们发现:“生鸡蛋和熟鸡蛋里面长得不一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观察更加细致,还得出了许多发现:“我发现鸡蛋壳上面有很多小个小个的洞洞。”“生鸡蛋的蛋清里有一根白色的像弹簧线的东西。”“你们看,蛋黄里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小点点。”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会了比较,在比较中找到了关于鸡蛋外形和结构的很多秘密。孩子们还根据他们观察到的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猜想。“是不是蛋黄以后就是小鸡的头,旁边的蛋清就长成它的毛啊?”“小鸡可能是蛋黄里那个小点点吃蛋黄长大的。”从“一眼看上去”到“仔细地观察”,反映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性在不断增强,同时他们开始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思考、猜想,也反映出了孩子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案例:会“游泳”的鸡蛋。

“老师,已经第5天了,小鸡为什么还不出来呀?”孩子们每天都会怀着期待到孵蛋器前去观察,为了培养孩子们观察的持续性,我组织孩子们定期进行观察记录。在第18天的时候,我取出了10枚鸡蛋,带领孩子们进行“踩水实验”,引导孩子们观察鸡蛋放进水里的现象。明明说:“你们看,这个鸡蛋会在水里动,里面肯定有小鸡了。”悦悦说:“这两个也会动,像游泳一样。”“老师,这个鸡蛋怎么沉下去了,是因为里面的小鸡太重了吗。”“那个可能是死掉的所以就不动了。”孩子们激烈的讨论着,她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会游泳的蛋”和“不会游泳的蛋”。我鼓励孩子们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引导他们将两种蛋分别做好标记放回孵蛋器中继续观察,孩子们发现“会游泳的蛋”里能孵出小鸡,“不会游泳的蛋”则孵化失败。在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地观察、猜想、实验、再观察,培养了细致、持续的观察能力及坚持、专注的学习品质。

三、聚焦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并不是单纯地向幼儿灌输粗浅的科学知识,而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实际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在孵小鸡的活动中,幼儿是探究活动的小主人,他们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建构中逐步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孵蛋记

带着“怎样才能把小鸡孵出来”的调查经验,我和孩子们开始商量孵蛋计划。有的孩子说可以用热水袋放到盒子里孵蛋;有的孩子说热水袋水会变冷,应该用取暖器;有的孩子甚至发现了教室里的温度计,开始研究温度计上的数字并进行测量。孩子们仿佛变成了“专家”,分享着各自关于温度和设备的经验,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无限的。最后,我们决定为这些小鸡蛋制作一个孵蛋箱,我把自主权都交给了孩子们,于是他们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画设计稿,有的小组认为应该用塑料箱来做孵蛋箱,有的小组觉得纸箱更透气,最后我们决定用一个透明整理箱来做孵蛋箱,在箱子顶上戳了一些小洞作为透气孔,这样既透气又便于观察,接着我们把向家长征集来的一个恒温灯测试好温度后放进孵蛋箱,灵灵提出:“小鸡蛋的房子不漂亮”,于是孩子们还用各种各样的美工材料为小鸡蛋装饰了一个漂亮的房子。还有的小朋友提出要给每一个鸡蛋都取一个名字,有的小朋友则把想象出来的孵化后的小鸡画了下来,有的孩子甚至会在孵蛋器前和鸡蛋聊天。午餐过后,孩子们围着孵蛋箱高兴地手舞足蹈,悦悦突然叫道:“老师,可是小鸡蛋在里面像蒸桑拿一样,不会口渴吗?”这一问题又引来了孩子们新的思考,通过查资料,我们发现孵蛋确实需要适当的湿度,有的小朋友说:“那我们每天给它倒一杯水放进去吧。”“它又不会自己跑去喝,我们用棉花弄湿包在它身上就可以了”,于是孩子们又开启了每天给小鸡蛋“喂水”的新工作。对于幼儿来说,探究的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孩子们在观察发现、思考猜测、自主建构中获得的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聚焦交流,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

交流是探究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既是幼儿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也是与同伴的分享,有助于幼儿学习如何围绕探究任务与同伴分工协作。在孵小鸡的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以集体、小组、个别的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会大胆表达个人意见,专心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分工与合作,养成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案例:照顾小鸡蛋

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孵蛋时为了受热均匀,每天要给鸡蛋翻两次身。为了让小鸡快点孵出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来给鸡蛋翻身。“这个我已经翻过了,你不要再翻了。”“我再翻一次也可以啊,不是要翻两次吗?”孩子们很快发现哪些鸡蛋翻过身,哪些没翻过就搞不清楚了,而且有的鸡蛋刚翻过去又被翻了回来。怎样区分翻过和没翻过的蛋,又怎么来规定翻蛋的时间呢?经过讨论,大家想出了许多办法。“我们可以中午吃完饭翻一次,下午吃完饭再翻一次。”“但是太多了记不住哪些翻过了呀。”“每个小鸡都有名字呀,我们把翻过的那个让老师把名字写下来,然后打一个勾勾记下来就可以了。”“或者我们在鸡蛋上做标记,一边画个太阳代表中午,另一边画个月亮代表晚上,中午就翻太阳那面,下午就翻月亮那边。”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不仅能把以前获得的记录经验迁移到这来,还能想出用符号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他们还商量着以组为单位,每天轮流着给鸡蛋“翻身”和“喂水”,于是我们又共同制定了一个孵蛋公约和记录表,一起分工合作照顾鸡蛋。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积极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无论观点对与错,他们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分享他人的经验,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别人,在参与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在合作中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教育契机,怎样引导、为什么要这样引导很重要,我们知道,对于幼儿而言,探究的过程往往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让我们做一个智慧、专业的教师,让孩子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乐学乐思乐探索的学习态度,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自主探究、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幼儿园饲养活动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D] 许砾丹.南京市第一幼儿园.2019

[3] 从养蚕日记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郁建英.文学教育(下).2020(02)

[4]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D]彭芬.山东师范大学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鄢超云.魏婷.幼儿教育.2013(18)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教育部分的理解与思考[J]吴荔红.福建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