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16
摘要:
目的:讨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氟尿嘧啶(5-FU)混合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本院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对照组(N=35)患者进行单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实验组(N=35)患者进行复方倍他米松与5-FU的混合液注射,2组患者均每个4周注射1次,共4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3、12个月进行回访。结果:共有6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疗程,在第12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8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24%,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FU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
瘢痕疙瘩是皮肤受损伤后过度修复的结果,其本质是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主要病理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及基质成分的大量沉积,病损侵犯周围正常皮肤,且短期内无自愈倾向[1]。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众多,其中糖皮质激素在瘢痕局部注射治疗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法,采用复方倍他米松(1ml:7mg,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联合5-氟尿嘧啶(5-FU,10ml:0.25g,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注射治疗瘢痕疙瘩3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年龄18~48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病程1~28年;实验组35例,年龄16~54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病程1~32年。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个皮肤病损,皮损面积在2~10cm2。皮损在胸部和上臂三角肌部分布最多,其次为下腹部和下颌部,下肢、耳垂和臀部各有分布。临床表现为皮损隆起于皮肤表面,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质地硬韧,瘙痒、疼痛及灼热感。胸部的皮损多成蟹足样,其他部位的皮损为板块状、结节状,沿伤口方向分布。所有患者均未曾做过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无系统性疾病及未控制的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无局部皮肤破溃或其他皮肤疾病及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治疗前患者均知情同意。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1mg+生理盐水3ml+0.2ml 2%利多卡因混合液;实验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1mg+生理盐水3ml+0.3ml 5-FU+0.2ml 2%利多卡因混合液。2组均皮损内注射,直至皮损苍白隆起位置。每隔4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治疗开始后1、3、12个月进行随访。
疗效评价
参照蔡景龙[1]等编著《现代瘢痕治疗学》制定的3级分类法进行评价。I级为临床治愈:瘢痕明显缩小、变平变软,瘢痕停止发展,不再增生,痛、痒症状消失,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治疗结束后12个月未复发;II级为治疗有效:瘢痕疙瘩中60%~70%的部分变平变软,痛、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结束后12个月未复发;III级为治疗无效:瘢痕质地、大小无变化,痛、痒症状无变化,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又复发。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治疗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有2例因疼痛放弃治疗,失访1例;实验组患者失访1例。66例患者全部按要求完成疗程治疗,治疗效果随治疗时间增长而增加,详见表1。经过12个月随访,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FU的实验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复方倍他米松的对照组,经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 治疗时间 | N | 临床治愈 | 治疗有效 | 治疗无效 | 有效率 |
对照组 | 1个月 | 33 | 0 | 18 | 15 | 54.55% |
3个月 | 32 | 7 | 15 | 10 | 68.75% | |
12个月 | 32 | 12 | 11 | 9 | 71.88% | |
实验组 | 1个月 | 34 | 0 | 25 | 9 | 73.53% |
3个月 | 34 | 16 | 12 | 6 | 82.35% | |
12个月 | 34 | 18 | 12 | 4 | 88.24% |
不良反应
对照组:15例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现疼痛,注射后1天疼痛自行缓解,有2例患者因注射疼痛放弃治疗;2例患者出现皮损或周围皮肤轻度萎缩。实验组:13例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现疼痛,注射后1天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有1例患者因注射疼痛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现皮损或周围皮肤轻度萎缩;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局部溃疡,经对症治疗后愈合。
讨论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起的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瘢痕,因呈持续的侵袭性瘤样生长,且侵犯邻近组织并无法自行消退及单纯手术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2]。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有很多,如压迫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及其他手术治疗,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因其操作简便,花费少且疗效尚佳,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瘢痕疙瘩只影响人类,可发生于任何种族,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及细胞因子表达改变等相关。细胞因子在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李丽萍[3]等人研究发现可通过干扰TGF-β1的作用途径对瘢痕疙瘩的形成进行防治。瘢痕疙瘩组织内有大量胶原及基质成分的沉积,因此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表达沉积是瘢痕疙瘩的一大特点,Sidgwick[4]等人研究发现胶原蛋白I和III、纤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的过度表达都能促进瘢痕疙瘩的形成。
5-FU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属于一种抗代谢药,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5-FU治疗瘢痕疙瘩的报道。单纯使用高浓度的5-FU能使大量细胞坏死而产生新的瘢痕,临床应用中瘢痕疙瘩复发率较高;而低浓度5-FU瘢痕内注射并不能使瘢痕体积缩小,并且由于其致痛性,常常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5]。单纯使用5-FU并不能有效缩小瘢痕疙瘩体积的原因是5-FU作为抗肿瘤药物,能通过Smad信号通路抑制TGF-β1的病理性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6],无法促进瘢痕内胶原及基质成分的代谢。因此,必须应用其他药物促进胶原的降解,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有研究表明,激素药物可与成纤维细胞膜融合,影响细胞DNA转录的方式影响细胞功能,可抑制细胞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干扰胶原纤维生长,促进细胞凋亡使瘢痕变平变软的作用。
综上所述,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FU瘢痕内注射与单纯使用复方倍他米松瘢痕内注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因此复方倍他米松联合5-FU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使用。
References:
[1]. 蔡景龙等, 现代瘢痕治疗学. 1998: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周娜等, 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皮肤科学通报, 2019. 36(05): 第524-527页.
[3]. 李丽萍与吴平,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 21(01): 第84-87页.
[4]. Sidgwick, G.P. and A. Bayat,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implicated in hypertrophic and keloid scarring.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2. 26(2): p. 141-52.
[5]. 张志英, 5-FU联合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1): 第79-82页.
[6]. 潘祝彬等, 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37): 第7245-7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