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堵管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PICC 堵管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赵贝翌 徐雯莉1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 上海 20182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一项新兴输液技术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并发症的其中一类为导管堵塞,导致堵塞的因素主要分为血栓和非血栓因素。本文收集整理了PICC堵管的各类相关资料,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字:PICC堵管,血栓因素,非血栓因素,护理干预

引言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穿刺插管,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静脉的反复穿刺,有效地保护外周血管,同时也为极度虚弱的病人开启了一条输注高能营养的通路。PIC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随着该项输液技术的推广使用,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研究表明,在堵管因素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性因素(占57%),非血栓性因素(占27%),机械性因素(占16%)。本文对造成堵管的血栓及非血栓性因素以及其应对方法进行综述。

1.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

1.1 血栓性因素

临床上,PICC置管后发生血栓性堵塞的比例为2.47%。其发生率虽不高,但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液进入循环,造成肺微小动脉栓塞,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上需要严格控制血栓的发生。一旦发生,则需要立即拔管并给予对症处理。

1.1.1 患者和疾病因素 堵管的发生多见于营养情况差,需长期卧床,特、重大手术患者,患者手术时间长(大于60min),年龄大于40岁者,肿瘤患者,肥胖患者,心衰或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注射化疗药物患者等,这些病情会造成血流缓慢、血管内膜受损、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岳琳娜[1]的研究证明,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受多方面原因影响出现堵管的可能性较高,要求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PICC置管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黄芳[2]发现, 堵管因素有很多,但遵循正确

的冲管、封管法是防止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堵塞的重要手段。护士须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严格掌握PICC置管的目的、禁忌证、适应证,使用注意事项及导管的维护等。

1.1.2 医源性因素 曾亚兰[3]指出未及时维护管路、封管液选取不当、合并>2种疾病以及咳嗽将会增加感染几率,譬如未正确使用肝素或盐水封管。封管液要选用等渗盐水或稀释的肝素溶液。推注时的速度不适宜、封管液量过少,都将致使导管内无法达到正压,而使血液回流,血液在导管内凝固成为血块最终堵塞导管。然而明兴华等[4]认为,以肝素液封管并不能保证PICC导管在再次使用前保持通畅。涂美娟,毕珊珊等[5]对90例血液病患者分别给予肝素钠溶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认为以低浓度肝素封管可以有效减少堵管发生率,且不增加愈合时间,为安全延长留置导管提供有力保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非血栓性因素

1.2.1 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因素 先后输注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时,而中间没有充分使用生理盐水有效冲管,就易形成药物沉淀堆积而引使管腔狭窄、堵塞。PH值对导管堵塞也有一定影响,某些药物在高PH环境下易产生大量磷酸钙沉淀物。此外,静脉高营养患者如输注脂肪乳剂等药物,易形成脂肪乳微粒聚集堆积在管壁,从而堵塞管腔。

1.2.2 导管类型、材料因素 现常用的导管类型有:美国ARGON PICC导管,其特点为长度可根据患者实际穿刺情况进行剪裁;美国巴德公司PICC导管,其导管尖端具有三向瓣膜,采取末端剪裁。研究表明,堵管的发生与导管模式无关(在个人临床操作中发现,若在穿刺前揉搓三向瓣膜可减少堵管的发生)。

2.护理干预

2.1 加强技术培训,培养专业维护人员

研究表明,临床上相比于普通护理人员,由接受培训后的专业维护人员以规范化操作对导管进行维护,可使堵管和拔管率下降为原先的三分之一。显然随着临床上对PICC更广泛的使用,有必要形成一个护理网络体系来完善该项技术,这不仅可以使患者更安全、有效、放心地使用PICC导管,也给医院在这项技术的使用操作安全性及维护成本上提供了更高的保障,从而使这项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使PICC技术更为广泛地使用,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带去更多福音。

2.2 正确冲管与封管

适时进行冲管、封管可以达到预防血栓性堵管的发生的效果。在每次输注液体或药物前,必须先回抽检查PICC管是否通畅且有无回血,并进行脉冲式冲管。当患者通过导管进行输液、输血、采血后,应及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若连续输注脂肪乳剂或营养品之类液体时,应做到每隔4h冲管1次,以防堵塞。输注完毕后应再次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患者不输液时,至少每7天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封管一次。合理地进行冲管、封管,可减少堵管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2.3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自我护理意识

置管后前3d可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用热毛巾处行湿热敷,每天3次,每次15分钟。置管侧手臂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可嘱患者适度活动置管侧肢体,如可进行刷牙,洗脸等。但应避免置管侧肢体做负重、大幅度活动,避免体内导管随肢体运动而产生移动、飘管,防止其对血管内壁产生机械性刺激。PICC 置管后,嘱患者避免长时间压迫该侧肢体,防止血液流动缓慢而形成血栓。可抬高置管侧肢体,以帮助血液回流;注意置管肢体的保暖,可建议患者冬季时在置管部位套上毛绒袖套为置管部位进行保暖;如感到患侧肢体有不适感觉时,及时报告床位护士,床位护士须仔细观察置管侧肢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静脉炎的症状。患者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置管部位敷贴卷边、起雾或导管有滑动、脱出等现象应及时至医院就诊,不可自行处理或不处理,以免导致导管滑出体外。

3.小结

PICC技术是近年来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临床输液途径,适用于需长期多次静脉输液以及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并且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的各种弊端,也为护士的临床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缓和了因静脉穿刺难度大而导致反复穿刺引起的医患矛盾。但PICC堵管的发生(包括血栓和非血栓因素),不仅影响治疗和护理,还增加了社会和个人的医疗费用,并增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尽力预防PICC堵管,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使得PICC使用寿命更长,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为患者带去最大福利,为医护人员带去最大便利。

参考文献

[1]岳琳娜.肿瘤患者治疗期PICC堵管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239-240.

[2]黄芳.浓肝素与稀肝素在PICC导管中封管效果的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05):687-688.

[3]曾亚兰.肿瘤患者治疗期PICC堵管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0):104.

[4]涂美娟,毕珊珊,常婷,张影,徐宏玲,朱小玉.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初期封管液的选择及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63-65.

[5]明兴华.肿瘤患者治疗期PICC堵管的因素及护理策略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9):118-120.

1通讯作者:徐雯莉,181212630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