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玲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1

:目的:对手术风险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的效果和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参与本次的患者都属于需手术患者,共有170人,手术时间为2017年7月到2019年4月,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组,一组在手术风险管理中融入护理标识,另一组则仅采用常规风险管理,并以此分组作为标识组和常规组。然后从用药差错、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入手对比两种不同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护理标识的标识组中,只产生了2例护患纠纷事件和1例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3.53%;而在采用常规风险管理的常规组中,共出现了11例纠纷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2.94%;同时在满意度方面,标识组为97.6%,常规组为84.71%。这都充分说明了在融入护理标识后,风险管理的效果及护理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结论: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该充分做好对护理标识的研究和应用,将其与整个手术过程进行融合,尽可能减少手术中的不良情况,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标识;效果

在现阶段临床中有许多病症的治疗,都需要通过手术来开展,但是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手术护理工作的难度、复杂性和工作量都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所以必须在手术中通过风险管理来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提高手术安全,确保手术效果。但是在手术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器械、药品,所以需要通过护理标识来帮助护理人员明确区分各项设备器械、药物,避免在手术中出现用药错误和护理差错。因此文章就探究了手术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7月到2019年4月需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有170人,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组,一组在手术风险管理中融入护理标识,另一组则仅采用常规风险管理,并以此分组作为标识组和常规组。在标识组中,男性49人,女性36人,人均年龄(44.67±7.39)岁;在常规组中,男性47人,女性38人,人均年龄(43.17±6.79)岁。上述一般资料按照统计学方法来计算其所对应的P值,P均超过0.05,说明上述资料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根据常规手术风险管理措施来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据相关要求,做好环境、器械、药品等方面的准备,并在手术中与医师形成良好配合。

标识组:将护理标识融入常规手术风险管理中,在具体护理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标识:(1)标识患者身份。所有患者都需要佩戴相应的身份腕带,并且在进手术之前和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重新验证腕带中的身份信息,经验证无误,才能够进行麻醉和手术。(2)标识手术位置。手术前,医生需要根据手术方案准确标识在手术区域,并与手术方案进行核对,然后才可动刀。(3)标识手术中所用的各种药物。将手术中所用的各种不同药物进行清楚明确的标识,在标识牌中需要对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相关药敏情况进行准确说明。(4)标识手术室环境。根据手术室中的各个区域功能来对其进行科学划分并制作相应的标识牌,清晰明确的划分限制区、非限制区等不同区域。(5)标识手术器械。通过标识牌将手术中所用的各种器械进行清楚明确的说明,包括器械的名称、使用注意、防潮防火标识等等。(6)标识手术中所用的各种管道。在手术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管道,比如引流管、尿管、胸腔导管等等,护理人员需要提前进行清除标识,并通过不同颜色的标示标志进行区分,以此来提高手术过程中的流畅性和减少错误。

1.3观察指标

用药差错;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数据的分析处理都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来完成的,数据在处理完成后按照(5f0e96a8d4969_html_de436af5616e654c.gif ±s)和n%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用X2和t来进行检验。只有在P<0.05的情况下,才能够说明数据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护理中所产生的差错及纠纷事件比较

统计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在采用护理标识的标识组中,只产生了2例护患纠纷事件和1例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3.53%;而在采用常规风险管理的常规组中,共出现了11例纠纷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2.94%。所以在采用护理标识后,进一步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中所产生的差错及纠纷事件比较(n%)

分组

例数

用药差错

护患纠纷

护理差错

总发生率

标识组

85

0(0.00%)

2(2.35%)

1(1.17%)

3(3.53%)

常规组

85

2(2.35%)

4(4.70%)

5(5.88%)

11(12.94%)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在通过调查问卷来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后,在采用护理标识的标识组中满意率达到了97.65%,同时54名患者给出了非常满意评价,占比达到了63.52%,而在常规组中满意率为84.71%,仅有37名患者给出了非常满意评价,占比仅为43.53%。所以通过应用护理标识,则更能够帮助手术患者提高对于医护人员的认同和满意度,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统计(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标识组

85

54(63.52%)

29(34.12%)

2(2.35%)

83(97.65%)

常规组

85

37(43.53%)

35(41.18%)

13(15.29%)

72(84.71%)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中手术室的风险最高,因为多数都存在手术患者病情复杂、任务重、工作复杂性高等情况,并且经常会存在医护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所以这就会大大增加手术中的风险,致使在手术护理中产生护理错误、用药差错、护患纠纷等多种不良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整个手术效果,并且还会破坏护患之间的关系,易激发矛盾纠纷。虽然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但是依然会出现较多的不良情况,然后在引入护理标识后,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手术中的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应用标识管理,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97.65%,常规组仅为84.71%。同时在纠纷和差错事件方面,标识组的发生率3.53%,常规组为12.94%,这都说明了应用标识管理后手术护理风险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分析其原因,是因为通过清楚明确的标识,能够更好帮助医护人员集中注意力,及时准确的进行用药和器械操作,提高了整个手术的流畅度,减少了风险的产生。所以在现阶段手术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管理具备非常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麻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 产业,2016,13(36):114-116.

[2]徐政秀.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 志,2015,21(08):99-101.

[3]吴雪琼,马继,陈丽,蔡丽,李向青.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52-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