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东昌区江东乡卫生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和康复组(加用康复护理),每组24例,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SAS、SDS评分、NF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能够帮助其更好的缓解病症对其神经损伤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保持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康复护理;ADL、NFDS、不良情绪
脑卒中病症与患者的心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堵塞有着紧密的联系,最严重的情况下,脑卒中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部分患者在及时抢救的情况下仍然会留下失语和偏瘫等病症[1]。而要缓解病症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进行手术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本文开展对比实验,旨在康复护理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患者资料
本次实验从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脑卒中患者中抽取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两组均为24例,且均经过培训,了解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影响,同意并签署了实验同意书,其中康复组(患者24例,男女患者分别有17例和7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7.48±3.44岁),常规组(患者24例,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和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83±3.23岁),统计学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并通过审批。
本次实验纳入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均经CT和MRI影像检测确诊和临床病状确诊。排除的患者为器官障碍、体征不稳定、血凝异常、合并肿瘤、出现失语或者视听语言障碍患者。
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其中包括:(1)心理护理,采用的方式有告知病症情况等相关内容以及治疗康复进度;(2)体征信息监控,对其急症抢救后的心率、血压、血氧、血小板等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定时抽检;(3)药物护理:主要为记录用药情况,并对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缓解;(4)环境护理,定期为患者病房进行打扫、通风、加湿、保温、调整光暗度,让患者保持舒适。
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对康复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内容如下:(1)保护措施,为其保持合适的体位,并在病床上加装防护措施;(2)饮食护理,由专业的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食谱,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3)心理康复措施,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为其制作恢复记录表并进行展示,增强其病症恢复信心和治疗配合度;(4)生理康复措施,注意此项极为繁琐,往往需要延续至患者家庭当中,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家属参与,措施分为肢体恢复阶段(医护人员/家属为其患肢进行辅助运动,包括肢体末端活动,肢体按摩,目的是保持运动和肌肉活动,同时为其进行眼、口、舌活动以及转头、抬头等运动),床上阶段(在患者能较好的运动肢体后,为其进行肢体拉伸和肢体末端灵活度训练,并辅助其上下床),床下阶段(给予的措施主要为轮椅、拄拐自由坐卧站训练),自由行走阶段(主要为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上下梯能力),强化恢复阶段(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技能)。
1.3疗效标准
护理实验结束后,医护人员按照检测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NFD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AS、SDS(抑郁焦虑量表)进行评分检测,并从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情况以及心理情绪结果对康复护理产生的效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测量结果心事,康复组患者的ADL评分平均(68.17±5.17)分,NFDS评分平均(16.92±4.01)分,SDS评分平均(36.17±6.11)分,SAS评分平均(37.44±5.91)分;常规组患者的ADL评分平均(45.21±6.82)分,NFDS评分平均(26.14±5.34)分,SDS评分平均(46.81±7.49)分,SAS评分平均(47.64±7.61)分;比较结果分别为(t=13.1432,P=0.0000)(t=6.7638,P=0.0000)(t=5.3926,P=0.0000)(t=5.1861,P=0.0000),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4项指标均与常规组形成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死亡,使得脑卒中患者有极高的概率丧失较多的生活技能,并且出现偏瘫和失语等后遗症、并发症。而在急症期缓解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和训练能够让死亡的脑组织细胞周围部分迅速地代偿,恢复一部分技能,甚至是降低偏瘫、失语的严重程度,因此局限于急症后症状护理的常规护理明显无法满足患者恢复的需求[2]。
康复护理是在常规的护理措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专门护理技术,对患者的受损器官进行恢复,弥补和重建缺失功能的一种护理模式,也是最为适合脑卒中患者急症缓解后迅速恢复的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帮助其尽早、尽快恢复正常的肢体、语言功能,减轻脑卒中造成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提升其生活质量[3]。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心理负面情绪(NFDS、SAS、SDS)轻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急症后恢复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为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使其保持情绪稳定,为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煌,黎蔚华,罗青,等.脑卒中康复护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0):688-692.
[2]张宁.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26-227.
[3] 郑新凤.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