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余姚市 315400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引起的病症,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会对心血管、呼吸系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而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受到损伤,给予妥善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是对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工作进行介绍,分析国内外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方面的工作现状以及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进展
当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冠状动脉血供给会出现严重不足,这就会对心肌造成严重的损伤,引起心肌坏死。有相关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死亡原因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之首,而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常见发病人群也逐渐从中老年人群向青年人群转移,甚至有患者年龄仅为30多岁。因此,必须关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概述
心脏冠状动脉为给予心脏血液供应的重要血管,冠状动脉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对心脏供氧的情况,当冠状动脉出现健康问题,血液供给不足时,心肌就会受到损伤,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几率,男性要比女性更高,疾病的发生与人体体力、智力、情绪以及生物节律有直接关系。在人体情绪临界期,人体情绪就会变得不稳定,神经调节失衡,就会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而当人体体力严重透支,体力劳动的耐受性较差,也会造成心脏的供血不足,进而造成由缺氧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为此必须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实施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表现,延续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其中涉及对患者神志、疼痛部位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会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盗汗、恐惧、有濒死感等症状,而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会发生衰退、对疼痛的感觉敏感性、反应性会显著减低,进而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不能只考临床症状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必须要通过心电图与疾病症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病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过PCI急诊后,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患者还需要接受定时的氧疗。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监测。另外,对患者的饮食也应该加以管控,减少钠盐、脂肪的摄入量,不可过多的摄取食物,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保证排泄的通畅性,对存在便秘的患者,可以给予具有缓泻性的药物,帮助患者排便。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休息3-5天,如有并发症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心肌梗死患者不宜做负重训练等阻力运动,可选择步行、太极拳、健康操等,运动量循序渐进。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吸氧治疗,改善心肌缺氧缺血,减轻疼痛感,有助于缓解病情,缩小心肌坏死区域的范围。患者进行吸氧时,氧气流量应该控制在4-5L/min之间,当病情稳定后,可以将持续吸氧转变为间歇吸氧,氧气流量调整到1-2L/min。患者存在强烈疼痛感时,护理人员要在医生建议下,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干扰治疗与护理工作。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入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这样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急性心肌梗死会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患者进入CCU病房后,环境会让患者出现孤独、恐慌的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主动了解患者对症状的感受,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可在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病房增加患者喜爱的物品,为患者创造温馨的疗养环境,有助于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进而得到更快的康复。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发展,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对有烟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监督,避免患者吸烟;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做好对饮食方面的管理,给予降血压药物的同时,增加水果、蔬菜在食谱中的比例。另外,还要对患者给予健康知识的宣教,让患者提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水平,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宜。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辅助患者进行适度的康复运动,康复运动通过散步、太极拳等方法实现。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血栓而引起的,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必须注重对患者的溶栓治疗,及时的溶解冠脉血栓,恢复血管的供血功能,有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6h内,给予溶栓治疗,可以减小心肌坏死范围,降低对心脏的损伤。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到心肌再灌注之间的时间越短,对患者的影响越小,挽救缺氧濒死心肌的效果越好。因此,当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送入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该立刻依照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开展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的24h以内,还要做好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就能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周详的临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初期,及时做好溶栓治疗,也能减小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进而达到对病情的更好地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芳春.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3):172-173.
[2]邱静雯,黎志革,陆兆华. 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的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