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南湾中学 福建省晋江市 362200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将教学的视角延伸至生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而且提升他们对生物知识运用的广度和深度,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生活的角度进行着眼,并分别运用生活情景互动、生活化问题以及布置生活作业三个角度进行着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注重构建生物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连接,也并未给与学生充足的生物学习空间,导致学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这也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感悟生物知识,理解生活知识,运用生物知识,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开展生活情景互动,提升学生知识吸收效率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常常采用千篇一律的“开门见山”式的方式,进行生物知识的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甚至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桎梏,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着力,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他们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吸收,提升生活化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食物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两方面讲授此部分内容。第一方面,掌握基本知识。教师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俗语,让学生思考假如在这三个互为食物的动物中,中间的螳螂消失,整个食物链会如何?有的学生说:“黄雀会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有的学生说:“尽管蝉没有了天敌,但是仍旧会死亡。大自然的生物承载量是有限的。”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生物链的基本知识。第二方面,创设相应的问题生活情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因为水体污染,所以人类感染水体病毒的现象,并询问学生出现现象的原因。以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链的相关知识。在大部分学生探究此问题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回答:“结合教师的提示,我做出如下的推测,因为沿海居民捕食水体污染中的鱼类,因而他们会感染水体病毒!”教师运用互动式的情景教学,为学生引导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具有方向性,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
引入生活化的问题,提升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知识是对常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常识是知识的形象化展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由现象抽象生物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生物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光合作用学习兴趣度,教师出设串式的生活化问题。问题如下:(1)为什么要控制农作物之间的距离?(2)为什么在农作物种,撒农家肥可以增强农作物产量?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生活现象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为了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吸收效率,教师走入学生的思考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他们得出如下的答案:控制植株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在光合作用中,吸收足够的光照,还能促进空气的流动,提升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在农作物种撒农家肥的原因是农家肥中有微生物。微生物在呼吸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布置生活化的问题,以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让学生能够分析生活问题,构建与生物知识链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获得良好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
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夯实学生课堂生物知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考验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提升生物学习的兴趣度,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生物知识运用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摆脱传统的生物学习模式,达到夯实学生生物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完“激素调节”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生活情景,可以体现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这些情景是如何体现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课下作业完成效果,教师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和学生进行沟通,并针对有问题学生进行方法性的引导。在再次上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有的学生举出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过少;有的学生举出大脖子病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旺;有的学生甚至举出巨人症和侏儒症的例子。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教师既检验学生的生物知识吸收状况,又让学生对激素的认知更为深刻,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生物知识内容的特点着力,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让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从而构建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具有延展性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生物自主学习力,获得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德祥.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
[2]赵革.解析初中生物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