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幼儿为本,探寻课程源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坚持幼儿为本,探寻课程源点

董之燕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 在课改大潮中老师们都在研究班本课程,不同的课程来源决定了课程综合功能的发挥。班本课程从何而来?本文结合我园班本课程实际案例,就中班课程来源进行探讨,坚持“幼儿为本”,使班本课程来源更加丰富、整合、多元,以此促进幼儿多方发展。

关键词: 幼儿为本 班本课程 来源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来源现状

(一)课程来源以教师预设为主,缺乏生成性

教师开展课程预设为主,忽略幼儿兴趣与需求。随着课改深入,教师教育理念不断变化,以幼儿为本进行生成性班本课程的开展。

(二)课程来源受活动内容局限,不够多样性

课程大多来源于特定领域或学科,大多单一、零散,内容缺乏整合性,不利于发挥课程活动的综合功能。《指南》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所以要拓展课程来源。

  1. 幼儿园班本课程来源策略

(一)应趣而生——敏锐捕捉幼儿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心声,由于“兴趣”不是连续持久的,所以需要教师在随机事件中敏锐捕捉,甄选和判断价值,激发共同兴趣,生成班本内容。

例:落叶是孩子们户外游戏最受欢迎的自然材料,孩子们或捡或抛,或观察或比较,自由自在不亦乐乎。其中朵朵的身边围了好几个小伙伴,只见她把一张大大的玉兰树叶抠出了两个洞洞,蒙在脸上手舞足蹈,小伙伴们纷纷效仿……教师捕捉到孩子的突发兴趣点,支持她们把落叶做的面具带回活动室继续游戏。做什么面具?用什么材料做面具?什么方法制作面具?做了面具表演什么……孩子们兴趣高涨,由此开展《树叶面具舞会》的班本课程。

(二)探究自然 — —在问题探寻中走进大自然

《活教育》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自然界有趣的自然规律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吸引着幼儿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们教师应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多为幼儿创造和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引发幼儿主动观察和探究。不同年龄幼儿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教师就是依据幼儿自发的问题生成班本课程,并给予适应的回应和支持。

1.在真切表达中感悟季节变化

冬去春来,四季轮回。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课程。

例:春暖花开,百花怒放,孩子们在《春光无限好》里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通过语言、歌唱舞蹈、剪贴绘画、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在炎炎夏日中,烈日、闪电、雷雨、荷花……这些丰富的自然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探索与学习契机,由此生成《我爱夏天》。秋天,果实累累,《秋天的蔬果》孩子们通过看、闻、摸、做、尝等直观感知、观察秋季丰收的蔬果,萌发喜爱秋季的情感。寒风呼啸的冬天,“冰从哪里来”“冰去哪里了”、“做冰花”等系列问题,诱发着孩子们对《冬天到来了》冬季季节特征的探究。

2.在实际行动中探究动植物秘密

在动植物课程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探究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建构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幼儿主动积极地认识动植物的秘密,激发他们对于自然界的更多探究兴趣。

例:在《蜗牛爬爬》课程中,孩子们在潮湿的泥土中专注寻找小蜗牛,在自然角精心饲养,结伴观察,同时提出“蜗牛有没有牙齿?”“蜗牛喜欢吃什么?”等很多问题。

在散步时,孩子们发现青瓜藤往上爬,又发现紫藤、长豇豆等很多植物都会爬。还有什么植物会爬?会怎么爬?为什么要往上爬?由此生成班本课程《了不起的藤藤》。

  1. 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科学变化规律

大千世界有很多奇妙的科学规律,班本课程以此为来源,从事物发展规律出发设计系列活动。

例:在《奇妙的声音》中,幼儿寻找生活、自然界、艺术中美妙的声音,在玩声音的过程中,激发对声音的探索兴趣,感知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生活的不同影响,并尝试利用收集的材料制造美妙的声音。

  1. 源于艺术 — —挖掘文学艺术作品的教育价值

《指南》指出: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教师可从优秀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挖掘有价值的活动生成课程,引导幼儿学会感受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创造美。

例:有孩子分享绘本《自己的颜色》,讲述了变色龙遇到的体色变化难题。这本书风靡全班,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教师仔细翻阅此书,挖掘出了“变色——伪装”、“伤心——快乐”、“孤独——友爱”等多个有价值的信息,由此生成主题《不一样的我》。

  1. 解决问题 — —在矛盾与冲突中发展交往能力

中班是幼儿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期。教师留心观察和思考,透过幼儿矛盾表面看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成为班本课程活动的来源,引导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学习掌握社会技能和行为准则。

例:孩子发生矛盾时,教师请孩子把问题表征下来进行梳理,孩子发现主要有身体碰撞、不肯分享、不会合作、破坏玩具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再针对提出解决策略,由此生成班本课程《大家都是好朋友》。

  1. 回归生活 — — 在适切的事件中学习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社会中有价值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都可为学校所用。班本课程主张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习探索、发现创造。

  1. 抓住特殊事件走进社会

作为课程来源的社会生活事件,来自于幼儿感受较深的真实生活。

例: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成为本年最重要的社会事件。孩子因为疫情在家,从家长交谈、新闻媒体中获取了大量的疫情信息。复学后《花开疫散》自然成为回园后的首个班本课程。孩子们回忆在家活动,发现这个假期的特殊,交谈新冠病毒的危害。通过绘本了解病毒及预防病毒的方法,学习正确的七步洗手和戴口罩方法,又合作制作系列宣传画,走出班级呼吁社会保护野生动物、使用公筷等。

  1. 策划参与生活事件

生活中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的内容,教师对其进行“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价值判断后,可纳入到班本课程中。

例:利用幼儿园组织马拉松赛跑生成《我们的爱马》孩子们收集资料了解马拉松,发现马拉松有很多不同的人,有很多相关的工作。孩子们进行了食品、服装、体力运动等各种准备,自己设计参赛班服、比赛奖牌、安全宣传画等,在策划参与中,幼儿真正成为了迷你马拉松的主人、班本课程的主人。

  1. 过传统节日传承文化

例:新年快到了,孩子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热闹的大街,她们在自主游戏中自发地玩起了年货街游戏。教师抓住契机,生成《热闹的新年大街》,引导孩子们进行了系列准备工作。参观超市、收集物品、分类整理、理货上架、核定商品价格、制作货币、设计超市等。

  1. 通过节庆日浸润心灵

例: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可是孩子往往视长辈的关爱为理所当然,不知感谢与敬爱。我们通过《三八妇女节》班本,引导孩子通过访问、听、说、演、做等了解奶奶、外婆、妈妈等的个性爱好、生活智慧、工作特长等,由此萌发关心女性长辈的情感。

  1. 利用媒体资源拓展视野 现在是信息时代,媒体资源中与幼儿相关的热点或焦点,可以转化成课程内容的重要素材。

例: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位家庭困难的幼童,呼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当班上的幼儿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如此困难,激起极大的怜悯和同情。我们于此建立《爱的小分队》,策划、帮助小朋友的方法,安排送温暖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孩子们更是在课程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也会更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坚持幼儿为主体,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在选择班本课程来源时,围绕幼儿的真实发展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多样化的课程来源,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