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罗婉婷 李萍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护患沟通,是通过沟通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满足沟通者需要的一种心理特质,是决定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康复的关键因素。培养护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是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1]

关键词 沟通能力;教育;护理专业

1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护理教育模式依旧是把重点放在护理技能的掌握上,忽略了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交流技能仅停留在简单的询问上,缺乏系统的培训[2]。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国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护理工作的作用和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二十一世纪时代特征、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护理人才,而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重视加强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知识水平逐步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模式也随之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3]。护理工作需要高度的情感力,护士需要给患者及其家属传达爱心、理解及同情等情感,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更关注的是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护患纠纷投诉中,患者最不满意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4]。调查显示,医疗事故造成的纠纷仅占3%左右,绝大多数纠纷发生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医患或护患双方缺乏沟通所致[5]

1.3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护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护生在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学会做人,学会对其服务对象)患者具有同情心、爱心、责任心,提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要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自身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以后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与同事和睦相处,适应工作岗位、社会环境的需要。

2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现

2.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忽视。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传统护理教学中教师进行”灌注式教授法“教学,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往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护生交流技能的培训,导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所培养的护士”看病不看人,护病不护心“,治疗效果降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投诉增多,护生害怕与患者接触,工作后职业认同感差,制约了医疗服务的创新性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2.2沟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不健全。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为人类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据调查,临床上80%的医患纠纷是由沟通不当或沟通障碍导致的。因此,有效的护患沟通对于改善整个医疗行业的人际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都具有特殊意义。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教学中虽有一些人际沟通相关知识内容的教科书和课程,但是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完善,对于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方面针对性不强,所以健全护患沟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的内容对于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小结

总之,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理生必备的基本功,护理是服务社会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诸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与护理效果密切相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护患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雷娟,薛声能,严励,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3):12-13.

[2]史瑞芬,唐弋,曾丽芳. 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302.

[3]徐红.从患者投诉原因分析谈实施护患沟通的重要性[J].中国新医药,2004,3(3):122.

[4]赵爱平.探讨护理软技能的服务[J].上海护理,2003,3(2):58.

[5]孙玉英.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3):826-827.

作者简介:李萍(1985.0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