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疗效分析

盖明杰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检验科 155811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患儿中选取 23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23例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先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液样本,采集量为2ml,将其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中待检或通过毛细血管采血60μL,将其放入一次性抗凝锥形管中检测C反应蛋白和WBC。选择CBC:迈瑞BC-5390作为本次检测的仪器,选择乳胶免疫比浊法作为检测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CRP浓度和WBC计数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两组异常检出率,研究组患者的异常检出率(86.96%)、(56.52%)明显高于参照组(4.35%)、(0.00%),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较好地区分小儿是否发生感染性疾病,准确性高,因此建议将其在临床上优先推广。

【关键词】小儿感染类型区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

在儿科,小儿感染十分常见,根据病原体,可将小儿感染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要先对小儿感染的类型进行鉴别,根据感染类型制定感染措施能够更加准确地为患儿进行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细菌性感染,另一种是病毒性感染[1]。在小儿感染治疗中,科学有效地对感染类型进行鉴别是提高治疗效率、确保患儿快速恢复的重要前提。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多以血常规检查为主要参考依据,但由于其诊断具有一定的误差,不利于提升临床治疗工作效率,且可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对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但是临床经验显示,该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联合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本次就选择了46例来我院治疗小儿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诊断小儿感染的最佳方法。现将结果进行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治疗感染的4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均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并愿意积极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将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研究组(细菌感染,23例)和参照组(病毒感染,23例)。研究组:13例男,10例女,年龄范围是3个月~9岁,均值(4.51±2.26)岁;参照组:12例男,11例女,年龄范围是4个月~9岁,均值(4.36±2.77)岁。研究将先天性心脏病、乙肝、严重肺炎、精神异常、肌无力患儿予以排除。通过软件处理两组数据,结果为P>0.05。

    1. 方法

入院后,先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液样本,采集量为2ml,将其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中待检或通过毛细血管采血60μL,将其放入一次性抗凝锥形管中检测C反应蛋白和WBC。选择CBC:迈瑞BC-5390作为本次检测的仪器,选择乳胶免疫比浊法作为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CRP浓度和WBC计数。(2)分析CRP、WBC的异常检出率,白细胞异常检出的标准是:WBC>10×109/L;C-反应蛋白异常检出的标准是:CRP>10mg/L。

    1. 数据处理

通过SPSS 20.0 处理本次研究数据,CRP浓度和WBC计数用(5f1be18a43d20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表示,t检验,P<0.05;异常检出率[n(%)]表示,X2检验,P<0.05。

2 结果

2.1 CRP浓度和WBC计数

研究组患儿的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表1 CRP浓度和WBC计数(5f1be18a43d20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组别

例数

WBC计数(×109/L)

CRP浓度(mg/L)

研究组

23

15.62±1.13

36.78±1.08

参照组

23

6.87±0.72

4.29±0.95

t

--

31.31

108.32

P

--

0.00

0.00

2.2 异常检出率

观察两组异常检出率,研究组患者的异常检出率(86.96%)、(56.52%)明显高于参照组(4.35%)、(0.00%),P<0.05。

表2 异常检出率(%)

组别

例数

PCR异常

WBC异常

研究组

23

20(86.96%)

13(56.52%)

参照组

23

1(4.35%)

0(0.00%)

X2

--

38.46

25.48

P

--

0.00

0.00

3 讨论

由于儿童群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力等上未发育完善,因此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等,主要有肠道感染、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几个类型。感染性疾病被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虽然临床症状类似,但病原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不同抗生素对应不同的细菌和病毒,若无法有效区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易因滥用抗生素而增强病菌的耐药性[3]。因而,治疗前有效的感染原鉴别是保证治疗效果、防止滥用抗生素的重要方式,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白细胞在血清中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免疫细胞,患者的机体受到细菌感染之后,血清浓度会迅速上升。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而该方法的检验机制主要是通过检验白细胞的分布特点和数量来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但是有大量研究显示,血常规指标容易受到患者饮食、心理、环境以及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误诊率和漏诊率都较高[4]。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CRP含量低,感染后,在肝脏中的CRP含量会迅速升高,该含量也会随着感染的改善而降低到正常水平,因此,CRP的浓度也能够作为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标准。并且人体发生了细菌感染后,CRP上升的速度快于白细胞数量增加的速度,而待感染恢复或有所好转后,CRP降低的速度也明显快于白细胞,因此血清CRP对患者机体发生感染的反应情况更加敏感,并且不会受到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在临床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也较高。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两项指标(15.62±1.13)、(36.78±1.08)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87±0.72)、(4.29±0.95),异常检出率也明显较高,P<0.05,证明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小儿感染类型的区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较好地区分小儿是否发生感染性疾病,准确性高,因此建议将其在临床上优先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素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140-141.

[2]刘倩倩.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136-137.

[3]解海珍.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82-83.

[4]张海彪.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