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内摆放着一个陈列柜,柜中是著名的敦煌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是由7个印张粘接折叠而成,纵约24.4cm,横约488cm的木版雕印长卷。刻本的卷首,印有《释迦说法图》,图后为《金刚经》全文,卷末刻“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玢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文本和图像承载了历史,历史也因之给我们提供着或清晰或模糊的“客观”事实:这件发黄的纸本经卷,原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一个叫王玠的佛教徒,或为其健在于世的父母祈福增寿,或为已然过世的双亲超生净土,出资延师雕刻印制了图文并茂的《金刚经》并广为散发,其中的一卷应于某种因缘,被混杂于大量佛教经典之中而封藏于敦煌莫高窟的某个秘密之处。。这本是漫漫历史中极其普通的一件小事,但中国西部的干燥气候,加上密闭封存避免了人为损坏,使得这卷在产生之初极为平常的普通经本得到了良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