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族“三月三”歌圩节传统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3

论壮族“三月三”歌圩节传统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杨健英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良古小学 537127

【内容摘要】三月三是壮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节日,也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在三月三的那天,我们这里特别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活动。“歌圩”就是壮族人民在对歌过程中产生的集会形式,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而歌圩节活动上的抛绣球,唱山歌等,都表现出壮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使得壮族文化难以传扬,故歌圩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建议一同解决。

【关键词】传统节日;歌圩节;传承和发展;建议

壮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从而铸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发展的,是壮族人民重要的节日之一,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壮族“三月三”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文化概述

(一)壮族“三月三”歌圩的起源

壮族“三月三”歌圩历史悠久,是壮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演变产生的,是壮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对于壮族人民而言既是祭奠祖先的节日,同时也是壮族的歌圩节。之所以叫歌圩节,1]据吴超在《中国民歌》一书中解释:“‘是外族人给壮族歌节所定之名,壮语叫‘观龙垌’意为田间去唱山歌,有些地方称‘欢窝敢,意为出岩洞外唱的歌’”,也就是说,歌圩是歌节的承载和表现形式,是以圩日的集会形式来表现歌节的内容。歌圩也成为广西称为‘民歌之乡’的代名词。

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时间自发组织的对歌活动,在古代的时候,壮族的祖先都是以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歌圩的形式,而关于歌圩节是如何形成,各地也有着不少的传说。有的说是为了祈祷丰年;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而关于刘三姐这个传说,相传在唐代的时候,壮族出现了一位歌仙叫做刘三姐,她聪明过人,十分擅长唱山歌,并且用山歌来歌颂劳动,唱出穷人们心中的愤懑,这就使得财主乡绅对她产生了怨恨,因此,在一年的三月三,地主乘刘三姐上山砍柴的时候,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得刘三姐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她遇难的那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而歌圩就在此基础上形成。

(二)“三月三”歌圩节的形式

我们樟木镇在覃塘区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每年举办“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进行观看,为了弘扬“三月三”的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节上开展了多项活动,比如民间体育游戏,竹竿舞、抛绣球等游戏,让游客一同参与,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用壮话来唱山歌,独特的壮戏以及壮族舞蹈等,在艺术节的那天,附近的村民还摆出了代表民族特色的商品,例如壮锦、绣球或者食物等吸引游客,也有许多村民到场围观并且参与对歌活动,足以证明对“三月三”活动的重视,在“三月三”村民们还会一起组织去祭拜先祖,在祭祀后才开始聚会对歌,自发的组织一些小型的歌圩活动。

1.对唱山歌

众所周知,“三月三”也称歌圩节,在“三月三”期间,壮族人民除了去祭祀扫墓外,对歌也是他们在祭祀过后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因此产生了歌圩集会,在歌圩节上主要唱歌的是青年男女,内容是以男女追求情感为主题,一般是见面歌、盘歌、爱慕歌等进行山歌对唱,以此展现自己的能力来吸引对方注意,山歌的产生是由于古代的时候,文字还没有被人们所接受,于是便用唱歌这种快捷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意思,山歌就是人们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也有传说,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因为她遇难的那天就是”三月初三”,所以壮族人民在“三月三”那天集体聚会唱山歌来纪念她,后来逐渐发展成歌圩,于是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各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歌圩集会,虽然这些传说都无法得到证实,但是从古代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在宋代的时候就存在歌圩,2]据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也说明了,在当时社会歌圩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反映出山歌的流传性。

2.抛绣球

在“三月三”的时候一般都会开展各种体育项目,例如竹竿舞,抛绣球,踢毽子之类的活动,其中抛绣球是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据说,在宋代的时候就很盛行,绣球的前身是古代兵器飞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成了装沙子的布囊,又演变成了五彩的绣球,绣球还是壮族青年互相促进感情的一种社交方式。3]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说,:“上巳日(三月初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跎。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同时也证明在宋代的时候,抛绣球就成为壮族青年互相促进感情的一种社交方式,抛绣球大多是在对歌时,女方如果对男方有意,便把绣球抛给男方,男方接到绣球后,对女方也有情意,就在绣球上绑上自己送的礼物,抛回给对方,女方就接到了礼物后收下,就代表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遂成为一对。如今抛绣球也作为体育竞技活动,被列为正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侧面体现出抛绣球的重要性。

3.壮戏

在歌圩节上还表演了壮族特有的戏曲,壮戏按照地方的分类,在樟木镇又称师公戏。在“三月三”或者艺术节的时候,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子来唱戏,连续三天晚上都会请戏班子来唱戏,唱戏的过程中全部都使用壮话,而师公戏是早期从宗教祭祀的师公歌舞中演变而来的,它广泛吸收民间的故事、传说来丰富演出内容,以唱为主而不重视表演,唱词的部分大多数都是代表地方的民歌,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壮戏的发展都是因为壮人的生活习俗,以及由此形成的优良习俗从而决定的。

二、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文化特点

(一)壮语特点

歌圩节上无论是山歌对唱还是师公戏,都是使用壮语进行的,壮语是壮族人民在世世代代生活中创造出的关于本民族的语言,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使用较多的语言,壮语在现代社会中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方言,北部方言无送气声母,南部方言有送气声母。而樟木镇属于北方方言,有30个声母,没有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的方式。壮语的语法跟汉语不同,词汇和发音除了与侗台语族其他语言接近之外,还与汉语方言的粤语比较接近,壮话在平时生活中运用的范围有限,由于壮语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不断发展出来的,关于生产生活的词汇较多,只是进行普通的日常对话,关于现代生活的词汇较少,没有新的词汇出现,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语也逐渐的汉化起来,一些老人也开始把壮话跟普通话一起掺杂使用,大多年轻人们在大城市中接触到普通话的时候比较多,较少使用壮语,壮话能力有所下降。

壮语作为壮族人民曾经的重要交际工具,作为壮族文化的象征,在现在社会中不断的消失,人们却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使几千年的文化逐渐淹没,失去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山歌特点

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歌的民族,以擅长唱歌出名,通常是用山歌来表现生活,从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壮族山歌生活上的气息比较浓厚。壮歌又分为无韵的和押韵的两种体裁,其中又以押韵的歌曲较为独特。山歌的结构句式较为短小,极易令人记忆,从而山歌流传更广,使得壮族民间中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壮族在古代民间歌谣又包括诉苦歌、情歌、分别歌、风俗歌、生产劳动歌、历史歌、时政歌、童谣等等,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情歌是歌圩上较为丰富,因为在歌圩上一般还具有择偶的意义,故青年男女格外重视对歌,并且壮歌还具备有出口成章的特点,壮族歌手们普遍都具备对歌如流,而且对答几天都没有重复的,但如今在现在社会文化的冲击下,先进的媒介工具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比唱山歌更快的了解信息,人们不在借助于这单一的方式来表达,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风格各异的音乐,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摇滚,都有着特定的人群关注,而走到哪唱到哪的山歌文化已经被逐渐取代,唱山歌不再是壮族人民的主流。基本上会唱山歌的也都是年纪在四十几发岁到六十几岁的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去参与其中 使得山歌文化逐渐陷入了传承的危机。

三、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不被其他民族文化所淹没,而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传承和发展就要做到以下:

(一)政府扶持

政府要做到资金扶持,政策帮扶。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不仅仅要发挥群众力量,同时政府也要发挥作用,格外重视壮族“三月三”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这过程中政府要给予地方资金,把壮族“三月三”歌节,作为一个单独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通过专门的歌圩节,来宣传壮族文化,还原壮族人民真实的生活,让游客对于壮族的日常产生好奇心,从而了解壮族文化;可以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馆内有关于壮族文化以及“三月三”相关文物及文献,让人们在这些物品中认识到壮族文化的深远;还可以建立一个关于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民俗村,让游客们进去体验,感受“三月三”的氛围;政策支持,虽然“三月三”已经是正式的民俗节日并被例为广西法定假日,政府还是要重视三月三的发展,可以出台政策让各地以后每年轮流举办一次壮族“三月三”活动,并且在各地建立较为正规的“三月三”景点进行规划,明确地点对三月三进行活动宣传,对一些旅游机构,为了“敛财”把民众自发形成的歌圩当作景点,招揽游客去观看的行为要严加打击,树立起良好的节日氛围。

(二)媒体平台宣传

深入开发以刘三姐为名的文化项目。刘三姐作为广西的名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们可以通过“刘三姐”了解和认识广西,更好的塑造壮族形象,从而更好的与外界交流对话。以现代传媒的方式把刘三姐的形象塑造出来,当地电视台拍摄关于壮族文化的纪录片或者是开设“三月三”专题活动,从壮族的文化起源,服饰,饮食等文化和节日习俗活动特色以此激发游客的兴趣,从而把壮族文化传扬开来,重新拍摄关于《刘三姐》之类的电影,利用刘三姐山歌文化,向全国范围内宣传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

(三) 深化对歌优势

突出壮族“三月三”中对歌的优势。对歌是“三月三”活动的核心,在以前的传统社会,对歌还具有寻找对偶的意思,青年们在歌圩上寻找自己心爱的女子,通过对歌的形式来表达爱慕之情,对歌主要依靠的是人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如果没有一点历史知识的话,就可能会被问到,但这也同时是表现自我的方式,所以可以把“三月三”歌圩作为青年男女互相表达自己感情的场合,以相亲的形式来吸引游客的注意,从而发展壮族“三月三”。

(四)增强人民群众意识

人民群众要正确认识传承与发展壮族文化的重要性,壮族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人民的喜爱,例如壮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数人们涌入繁华的城市,企图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这过程中汉语使用频率增加,短短几十年时间壮语在城市地区逐渐衰退,各地方的壮语文化受到极大冲击,传承和发展壮语,成为壮族有志青年的共识与责任担当。而歌圩文化也要走入校园,让青少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切实加强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发扬壮族的文化特点,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文化,让壮族文化从此不再萎缩和消亡。

结语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展现出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同时歌圩节也是壮族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取得的成果。壮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歌圩,作为传统民间活动,壮族文化都集中体现在这一种文化形式上,通过它可以展望到壮族文化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歌圩因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按照不同的人物对象开展,可以作为青年男女抒发情感的场所,也是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样也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而开展的歌圩活动,从而了解到少数民族文化,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开展对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歌圩”文化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吴超.中国民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82

[2]王文光、李晓赋.百越民族发展演出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97

[3]黄桂秋.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M].广州: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73

【参考文献】

[1]张利群.八桂民族文化论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20-138

[2]季诚迁.少数民族节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2008

[3]吴超.中国民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陈建宪.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5-156

[5]周作秋.论壮族歌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