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2. (广东白云学院)
摘 要: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此过程中,以农村大学生为主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反哺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将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等人才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农村大学生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价值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大学生;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广东省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2016gzpp016)
1 农业现代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的关系
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持续农业”战略不仅是一种世界认知,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所谓农业现代化,即在农村农业的发展路途上,通过辅以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加深。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渐紧密,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必须做好坚实后盾,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农业经营的科学程度,还要实现资源配置以及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优化。总的来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构成体系庞大而复杂,所需人才也更加多样化,比如技术型、管理型、教育型等无一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
然而,即便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与扶持,有故乡与学子之间的乡情维系,农业现代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之间的关系依然十分严峻。首先,走出了故乡的学子已经见识了都市的繁华,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与之相比,农村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氛围都较为落后, 这就很容易导致鸟儿一旦飞出故乡就不再愿意飞回,即农村大学生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回乡意愿低下。其次,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认知,即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发展事业是没能力、没出息的表现,这种社会评价必然也会影响农村学生反哺的决心。最后,农村环境较差,设施服务不到位,农业产业发展落后,能够提供的机会较少。这种艰苦的环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改变农村落后现状、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是对学生素质的更大考验。
2 人才缺失导致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强盛之基在于教育,在于人才;农村发展进步的关键也在人才, 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1 )农业发展与管理观念滞后。 依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处于世界落后水平, 就是因为我国的农业管理者观念较为落后。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者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农户,文化水平低,所有的耕作经验都由祖辈世代沿袭而来。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开始下海经商,农民也开始走出农村,进城打工,很多农耕地被弃置,或由滞留在家的妇女、老人负责,很明显农业生产被置于不被重视的次要地位。 此外,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其实没有完善的农业管理经验, 缺乏科学而专业的管理知识, 而且对于国家颁布的一些农业政策往往领略不到其内涵与精髓,进而导致日后的农业生产、管理出现问题。
2 )农业现代化技术落后。 任何国家要想实现农业发展的高度现代化,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技巧。 然而,眼下的实际情况是高科技人才匮乏,现有的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都是依靠人力或少量机器完成播种、施肥、收割等工作,而这样的农业生产现状绝不是我们所需要和追求的。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好发挥农村大学生战略价值的建议
3.1 以政府为牵引,大力引进农村大学生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仅应该有宏观角度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应该有微观角度的地方政府牵引,尤其是在吸引农村大学生回归这一点上,各地政府更应做好政策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创建一些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就业项目, 出台一些针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学生带动农民,以知识发展农业,以科技促进生产。
3.2 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保障农村大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吸引有理想、有情怀、有技术的“三有”青年学子回乡。在农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助推下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同时对诸多的基层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地方政府和村庄就必须完善现有的乡村条件,包括经济、政策、文化等各个方面,要让回乡的农村大学生看到在乡村发展的希望,意识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进而愿意为农村建设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以科技为契机,鼓励农村大学生下乡
一直以来,人才的匮乏与流失都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无论是政策的落实还是技术的推广,都必须由专业人才打头阵,否则就会影响资源的利用和现代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校与政府之间可以开展有效合作,以寒暑假为契机,鼓励农村学生回到故乡,用知识和技术回馈故里,具体可以采取农业知识大讲堂、农业技术普及下乡等形式。 在选招下乡人才方面,高校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优先选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人才,比如环境艺术、环境治理等。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农村农业发展相结合,对农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宣传等贡献一己之力。
3.4 以合作为导向,培养服务于农业发展的人才
合作积聚力量,人才的培养有时也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农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需要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全程配合。首先,征集志愿者驻扎农村,服务于“三农”发展。其次,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改变高校学子对农村农业概况的认知, 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提升当地管理者的农业思想。最后,开展产业调研,发现农村产业问题并帮助解决。通过调查研究,将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报告,成立专题小组讨论并给出解决对策,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提升方案,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地方特色。
3.5 以思想教育为策略,提升农村大学生的觉悟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提高乡村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发挥农村大学生对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价值,必须加强对于他们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认知与觉悟。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加强农村学子与农村农业的联系,即便在其求学过程中,也要保证两者之间的熟稔与感情。高校设立乡村帮扶点,定期开展下乡实践,举办心得体会汇报活动,这些举动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乡村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乡村的热爱,还能激发农村学生在走出乡村之后重新回归的热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从顶层战略出发将乡村振兴作为既定国策,身为国家储备人才的农村大学生,要服务乡村、推动乡土社会的转型升级,亟需从自身出发,转变常规的精英思想,建立向农村学习、到农村学习的底层思维,以乡土情怀作为情感激励,以真才实学投身乡村建设,以自立自强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