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军区兴城干休所门诊部 辽宁 兴城 125100
摘要: 目的 研究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到2018年12月间门诊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比较疗效。所有病人均拍颈椎X光(CR或DR)片。结果 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总有效率达92.3 %;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总有效率达 78.8%;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关键词]正骨调脊手法;慢性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3 [文献标识码]B
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常见,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眼干、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我们2012年11月到2018年12月间在门诊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取2012年11月到2018年12月间在门诊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104例。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15~75岁,平均53岁。病程4天~20年,平均4.1年。头痛39人次;头晕33人次;眼干6人次,眼胀1人次,眼模糊1人次,视物不清1人次;耳鸣5人次;失眠5人次;记忆力下降2人次;恶心、呕吐6人次;头麻1人次;头紧1人次。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18~79岁,平均54岁。病程15天~21年,平均3.9年。头痛42人次;头晕30人次;眼干10人次,眼胀3人次,眼模糊2人次,视物不清2人次;耳鸣5人次;失眠6人次;记忆力下降3人次;恶心、呕吐5人次;头紧2人次。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诊断标准:⑴参照中国脑供血不足的诊治指南(2010版)中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2]。⑵颈椎错位的诊断:参照龙氏正骨“三步定位”诊断法及潘氏正骨“压痛点定位”诊断法;颈椎X光(CR或DR)片诊断标准参照美式整脊、龙氏正骨读片经验,结合我们临床读片经验。排除其他引起发生上述症状、体征的疾病及随访脱落的病人。
1.2.2 治疗方法:研究组: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按摩、理疗等常用方法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评价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总有效率达92.3%,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52 42 6 4 92.3 ▲
对照组 52 36 5 11 78.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是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有20余年临床手法治疗经验,发现很多慢性脑供血不足是颈椎病引起的,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方法:去除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疗效差,风险高。为了解决颈椎病引起的慢性脑供血不足问题,我们采用正骨调脊手法
[1]治疗,疗效满意。
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原因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上位颈椎错位和颈部软组织损伤造成的。根据我们经验:颈椎错位是颈椎病的主要病因,并不是主流医学认为的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退行性改变。很多老年人的慢性脑供血不足跟颈椎病有关,经过正骨、调脊、理筋、按摩等手法治疗,70%左右老年人的慢性脑供血不足能临床治愈。因此,我们认为颈椎病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本组病例研究: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致慢性脑供血不足52例总有效率达92.3%; 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颈椎病引起的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P<0.05)。
本文希望临床医生要认识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错位、软组织损伤等是颈椎病的主要病因。要认识到正骨、调脊、理筋、按摩等手法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的重要性,是基础性治疗。正骨、调脊、理筋、按摩等手法治疗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筋铲理筋等其它疗法,提高疗效。本法优点:简、便、效、廉;缺点:有一定危险性,须经过正骨调脊手法[1]专业培训的医生开展,还要在相关部位影像学资料(DR片、CT片或MRI片)指导下排除手法治疗禁忌症,防止医源性损伤。本研究的经验值得临床医生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卢大地.浅谈正骨调脊手法 [J]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18,26(2):27-30.
[2]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分会.中国脑供血不足的诊治指南(2010版)[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0(7):166-172.
[3]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