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 46
摘要: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在什么哪个模块?创新实践小组通过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等驻宁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和预期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行业分布、就业区域、月薪水平、就业困难等方面,与江苏省教育厅近年来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帮助在校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前的自我认知,从而精准地设计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择业观; 就业观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越来越难。通过完善和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市场管理能力,努力构建高效、有序、和谐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可以促进就业率不断提高。但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为了找一个称心的工作,毕业生在搜索成本、讨价还价成本、执行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上投入较大,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仍未转变,广大毕业生们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也未为自己制定更加长远的人生规划,毕业生对全国整体复杂而艰巨的就业形势倍感压力。于全社会而言,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当下毕业生受到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使得他们想要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越来越难。就对驻宁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进行剖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在校大学生正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驻宁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为抽样总体,以学生个体为抽样调查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1)主要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选择、就业观念和认识程度以及对就业指导的认识情况。
(2)明确大学毕业生对自身价值的正确的定位,以利于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导就业。
(3)解析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和流向。
在校大学生毕业后的意向城市;在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意向的薪资;在校大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校大学生毕业时的求职途径;在校大学生毕业求职过程中担心遇到困难。
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就业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所有的工作都是雇佣单位和毕业生的实际的必要性出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要求,从就业市场的发展,必须认真讨论。挖掘自身潜力,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目的,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让大学毕业生改变择业的想法。降低就业期望值,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从社会需求出发,了解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通过提出如何根据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做出理性选择,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驻宁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毕业去向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并与往年大数据文献进行本科毕业生的流向进行分类总结,在本科毕业多方向就业背景下,为大学生理性就业做出合适的选择与规划。
(1)加强社会对毕业大学生毕业问题和毕业本科大学生特点的重视。
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独立而有很大特殊性的市场。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长迅速,招生人数的增加必然造成毕业生人数增多。对就业去向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2)从更小的切入点找突破,使研究更具针对性,以匿名问卷的方式使数据更加真实。
我们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为例,研究该学院的18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这一合适的切入点的选择,使结果更具针对性,以小见大,更有说服力。
(3)用ppt形式展现和小结课题内容,展现研究成果,探究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向。
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从而分析出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向,以及该怎样做出就业方向选择,重视和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信息化,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方向。
(4)探索本科毕业生这种高学历人群的人才需求市场,为他们提供各有所需的就业。
现在的就业趋向很直观的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的几种不同归属,各有所需,各有不同,努力消除市场自身特点造成的无效率。
调查问卷只针对驻宁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不能代表全国在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趋势。由于调查时间不够充足,所收到调查问卷的样本量有限。
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本次问卷主要是为了调查宁独立大学生毕业流向,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20.3.19-2020.04.24
调查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438条
为使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增强,多选题引用百分比计算方法:
多选题选项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次数÷有效答卷份数;
含义为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在进行了一步步的调查以及研究之后,为了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目的,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让大学毕业生转变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和了解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从社会需求出发,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将初步试验的问卷整理确定我们后期方向,根据我们研究针对的驻宁独立院校的在校生条件,剔除少数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后,根据部分《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在校生就业趋向。
第1题和第2题分别是所在地区和所在学校。这些问题的设定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确定问卷的调查范围,使问卷调查更加的科学规范。在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填写问卷有效人次最多的为“大三学生”,占比达到56.39%;本次问卷对驻宁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有效人次共438人,其中男生占20.09%;女生占79.91%。调查中在校大学生所属专业类别较多的为“其他”,占比为35.62%,“其他”中主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分布较为平均。
调查显示,当前驻宁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更偏向于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北上广深)就业,占比64.16%;在校大学生中选择“中西部大中城市”加起来不到5%,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17.81%的学生选择“回原籍就业”。据调查看,大学生自我需求还是比较高的,比较注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想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还有12.1%的学生没有考虑好就业方向,对自己的就业还是处于一个很迷茫的阶段。
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选择毕业后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占比55.25%),其次是选择“升学“(占比45.21%),也有少部分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业“(14.84%),或者选择工作压力较大的”外企“(15.53%)。81.52%的人会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行业保持着谨慎的心态,不太愿意去尝试进入其他行业。对于毕业后工作意向的薪资,接近83%的大学生期望自己的薪资能够达到5000以上。由于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毕业生的求职途径更加多元化,在校大学生求职途径来源前三位的依次是“校园招聘会“(79%)、”社会化专业求职网络“(74.2%)和”亲友推荐“(65.3%)。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最担心的就业困难为“经验不足“,占比84.47%; 其次为”专业知识不过关“(67.12%)、”文凭问题“(59.36%)和”薪资不符“(47.03%)。
在横向和纵向分析法基础上进行交叉分析。分别分析性别和就业去向、意向薪资和意向城市、性别与薪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弥补 “各自为政”分析方法所带来的偏差。
男生和女生总体选择的就业去向非常相似,但在创业方面,男生选择创业的人数比例大于女生。说明男生较女生而言更有创业意愿。
大部分学生偏好薪资意向为“5000~8000“,之后是”8000~12000“,少部分学生偏好”3000~5000“及”其他“。其中毕业后工作意向为”中部大中城市“的同学薪资意向排位第一、第二的分别为”5000~8000“、“3000~5000“,其次才是“8000~12000”及”其他”。说明意向城市为”中部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其薪资水平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较低。
男生最低区间“3000-5000”(17%),最高区间“12000以上“(44%);女生最低区间”12000以上“(56%),最高区间”3000-5000“(83%);总体来看最高水平区间在”5000-8000“(58.90%)。由此可知男生的平均薪资期望水平高于女生,女生在平均水平之下,男生在平均水平之上。
很多父母期望孩子可以有稳定的工作,但存在“父母期望与自身方向不符”困难的同学选择创业的比例最高;认为就业困难是因文凭问题导致的同学选择升学的占比最高,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获得一个更好的文凭,为以后自己的就业获取一个有力得支撑。
在就业和升学这两条路中选择,也是大家对自我认知的一大提升。就业的同学认为自己不适合研究理论继续学习,而是需要更好的经验储备;而升学的同学则是想在理论方面和文凭方面进行深造,从而提升自己。
(1)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偏高,其期望值与2017届、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数据对比相差近2000元。由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中很多缺乏社会经验,对将来就业的认知不足,因此在求职途中经常遇到职位与薪资不符的情况。现如今生活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关于应届生的薪资问题依旧存在,在校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认识,就无法避免对薪资的过高期望,从而使在校大学生面临求职时会存在“低的看不上,高的进不了”的局面。
(2)在校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能力
通过对学校的了解,以及对同学们的询问,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无所知或者只了解简单的一部分,而一些参加过学校职业规划竞赛的同学,对于求职中的认知以及应该具备的知识、材料,相较于其他同学会更有优势。
(1)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择业观:面向基层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到生产一线等。这些复杂的就业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如家人为求其稳定都会建议在校生准备公务员的考试,很多同学由于对本科学历不满或为了更好的就业等各种原因选择升学这一道路,然而2020年的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企业面临裁员,很多单位取消了春招,大多高校由于担心复试质量问题,减少了初试入围人数,从而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选择了二战考研这条道路,这无疑是增加了考研人数的大基数,也使得应届毕业生的考研难度剧增学校教育的影响。
(2)思想观念及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
在幼儿园,老师会问每个学生未来的理想及职业,引导学生向想要成为的理想职业方面发展。然而这很容易产生矛盾,进而向消极的方面发展。现今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较高,但从小没有对理想职业的实践经验,仅仅停留在理想层面,并且没有实践经验,对职业的认知水平是不够的,这使塑造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够完整。教育从事者对学生灌输的许多思想是过于理想化的,并且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许多大学生都很难认同。
首先,大学生不仅要重点关注就业,还要将其视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要把职业发展与个人的理想追求结合,使工作不仅为了生计的需要,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需要;其次,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当与其自身条件相适应,在求职的过程中,个人的期望值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来考量。
大学生在就业时, 应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较强的责任心,能够独立熟悉的操作现代科技设备,进行思维创新,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也需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进行专业设置。让同学们对社会现状、岗位认知以及自己具体去向,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提高在校生就业应试的自身素质。
大学生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了解,不仅仅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价值,也要更客观真实的看待自己,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利用假期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能够全面发展提升;通过学校的资源更多了解社会信息、国家政策以及与专业相关或与就业观念相关的时事新闻,缩小自身认知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差距;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防出现“低不成、高不就”的现象,尽量消除期望与现实的错位落差,拓宽自己的眼界,不局限于热门岗位。在校大学生尽早正确客观地转变就业观念,对自身以后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响应的社会的需求、达到国家的期望。
[1]苏春海.江苏省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R].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10
[2]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南京: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19.10
作者简介:
万丹(1999-),女 ,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在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夏心怡(1999-),女,汉族,江西鹰潭人,本科在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李欣(2000-),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侯昶君(1998-),女 ,汉族,山西晋中人,本科在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王晨茜(1999-),女 ,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基金项目:就业大数据在毕业求职中的应用探索 ——以驻宁独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1399400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