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所致脂肪肝的临床转归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1
摘要目的探讨初治药物敏感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标准化治疗过程中及治愈停药后肝脏密度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密度不同程度减低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34例,治疗前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和痰菌培养。给予标准化治疗方案,根据3、9、12个月疗程分为3组,治疗3、6、9、12个月及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监测肝脏密度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3组于治疗期肝脏平均密度逐渐降低,治愈停药后逐渐回升。6个月疗程组于治疗3、6个月分别有5例和9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6、2、0例脂肪肝;9个月疗程组治疗3、6、9个月分别有4、8、11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7、2、0例脂肪肝;12个月疗程组治疗3、6、9、12个月分别有5、10、14、14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12、10、5例脂肪肝。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肝脏密度出现不均匀减低,治疗6、9、12个月及停药后3、6个月肝左叶密度分别为(49.8±4.0)、(45.0±3.9)、(37.0±9.9)、(45.3±8.1)、(48.4±6.6) HU,肝右叶密度分别为(44.0±6.1)、(37.2±7.7)、(25.5±15.8)、(38.5±11.7)、(43.8±9.9)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1、4.512、2.307、2.803、2.291,均P<0.05),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3、1.199,均P>0.05)。各有2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于治疗3、6个月升高(丙氨酸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天冬氨酸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均未检测出异常。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密度逐渐减低并出现不均匀脂肪肝,而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或减轻,脂肪肝程度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变化不同步,属于慢性可逆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