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22199305140626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分析普通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电气工程,自动化,实践教学
引言
在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优化和完善,努力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更大突破。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还能够促使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教学方式主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将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能够在走入社会之后迅速适应社会岗位,而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有所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因为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模式下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真正的工作环境,那么就避免了学生会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而想要在高职院校推广工学结合模式,高校就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能够乐于和高校合作,政府也应该帮忙促成这种合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2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要求
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面广,对口岗位多。我们也对南通市及上海等一线城市各电气自动化企业进行网上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共同的要求是能熟练运用PLC编程和监控画面组态软件,以及能运用绘图软件CAD进行设计,此外还要求能对现场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修及保养;熟练掌握和运用伺服、变频、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及调试;熟悉供配电系统线路布线,能独立完成现场勘查,隐患排查,线路整改等方面。从上面要求可看出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需求较广,从供配电、控制系统、现场设备到销售等等方面都有要求,这样会导致各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多方面都有涉猎,出现“广撒网”的现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与永达电力电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所以更侧重培养供配电系统方面的人才,主要的岗位有电力线路巡检员、电气设备维修员、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员和电路及设备检修员。
3实验和实习教学改革措施
3.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课程可设置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实验,分别由开设相应理论课程的学院完成;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实验,第三层次为专业综合实验。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结果表达的方法。专业综合实验加强实验内容的交互性,设计综合性强的复杂电气实验。该实验内容应能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子任务之间是递进关系。学生完成低级子任务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实验,完成所有子任务后才能获得有效结论。学生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终目标,其中复杂工程问题有众多解释。本文认为,综合实验中,实验系统并不是越复杂越好,但不能做完实验就获得有效结论,学生必须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并分析数据后获得结论。因实验方法和步骤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并引导,最终由学生得出有效结论。
3.2改进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手段
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工程,因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努力使其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除了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创新之外,还要更加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制定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现代控制、行动控制、自动化等相关理论的CAI课件和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电子教案的设计除了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设计之外,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强化“问题导向”,每个课件最后都应该设置至少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手段,也要从“授课”向“指导”转型,应当将“少学多做”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实验指导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3.3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教学方式坚持以“技能为中心、够用为原则”,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坚持校内实训与工学结合相结合,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习教学比例。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应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
3.4优化课程考核环节
为了避免课程考核环节形式化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课程考核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每个教师都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课程考核制度,避免出现“放水”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负责,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为了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察,教师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既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考察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比如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给他们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5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机制,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保障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强化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应用。比如应当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设计多媒体课件,并且通过趣味化演示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热情;再比如还应当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复习,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性和拓展性应用,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要更加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也可以参与企业的重大科学项目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市场竞争都非常激烈,而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自然也会越来越高,高职学生想要在市场上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那么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缓解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其实略微有些负担,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政府也应该付出行动,大力推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博,黄永红,孙宇新.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41(06):49-53.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0-19.
[6]姚庆文,丁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