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林映霈( Austin Yee)

麻省总医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治疗的100例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材料治疗,研究组引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治疗,对比其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结果研究组的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效应

1 前言

牙缺失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发音、咀嚼功能,且对患者面部美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牙种植手术是临床治疗牙列缺失最为有效的方式,不仅可恢复患者咀嚼功能,还可避免相邻牙齿受损,但部分患者存在自身骨吸收或外源性牙槽骨破坏等,致使牙槽嵴凹陷、变窄,导致牙种植失败.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升,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逐渐应用于牙缺失治疗中,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骨缺损区域覆盖修复膜材料,形成隔离屏障,促使骨质修复、再生,但不同修复膜材料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治疗的100例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 18~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0±28.0)岁;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 19~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0±28.0)岁。患者均为无严重的精神病史、功能障碍以及器官衰竭等疾病,主动加入本次研究活动。此研究项目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许可,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2.2方法

在牙种植前,所有患者均需接受牙齿和身体检查,结合患者牙缺失程度合理选用生物膜,而且生物膜裁剪大小应适宜,同时需采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冲洗生物膜,另外采用双蒸水超声清洗生物膜10 min,然后存储于70%乙醇中,种植前需用生理盐水浸泡,之后漂洗多次,牙种植手术开展前需完成准备工作,常规组基于此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福建省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3640508),具体方法:在患者牙缺失和种植牙上方放置钛膜内层部分,将钛膜外层伸展至牙缺失附近2~3 mm处,然后修建钛膜边缘部分,一直修建到圆顿后,可将其放置粘骨膜瓣下方,保证钛膜的平整性,另外,结合患者牙缺失面积和形态,将钛膜裁剪成适当大小,然后放置植骨部位;实验组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海奥口腔修复膜,生产批号:20073630062),主要方法:将反复漂洗后的口腔修复膜材料置于植骨部位,把膜四周嵌入黏膜下方,通过粘骨膜瓣完成挤压和固定,之后采用间断性缝合方式缝合关闭切口。

2.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 2组修复效果.修复成功:修复后长出新生骨,种植体稳定性好且与自体骨成功结合;修复失败:修复后无新生骨长出,且种植体稳定性差.修复成功率=修复成功例数/总例数×100%.术后6个月,采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骨厚度,采用64排螺旋CT测量植骨密度.记录随访期间膜暴露、面部肿胀、创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4分析

以SPSS22.0软件对两组牙种植患者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5f3a1e5b40532_html_20303431154ba39c.gif 表示,t检验(植骨厚度、骨厚度),计数资料以%表示,5f3a1e5b40532_html_86aa7427b57d2cb0.gif2检验(成功概率、不良事件发生概率),高度对比价值表示为两者之间P<0.05。

3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口腔修复中采用不同材料,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f3a1e5b40532_html_57a1837bedbd8d5f.png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4 讨论

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由于引起缺失牙齿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其治疗过程相对复杂。再加上大部分缺失牙齿患者均会伴随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量缺乏,这就极易导致患者在牙齿种植中发生侧方穿孔,进而影响到种植成功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凭借自身强大的优势得到了口腔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同时,该技术结合组织细胞迁移速度的差异性,将屏障膜放置在软组织与骨缺损中,可以为骨组织的生产提供有利的环境。传统治疗中使用的钛膜屏障膜,由于其自身的不可吸收性特性,这就导致其无法有效进入植骨区,间接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就会影响到后期的康复。同时,虽然钛膜自身的质地较为坚硬,可以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保证牙齿具备良好的抗力与空间作用,有利于植骨的正常生长;但由于肽膜表面与结构之间不存在间隙,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血浆顺利进入植骨区域,从而导致植骨无法摄取充足营养,影响其整体生长与发育速度。而口腔修复膜作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其本质上属于一种双层胶原膜。

在临床应用中,口腔修复膜的降解时间相对较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细胞隔离功能,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稳定血凝块,因此可以有效促进口腔修复膜与软骨组织的充分接触,大大减少膜暴露、面部肿胀等一系列并发症。口腔修复膜可以在稳定空间的基础上,确保细胞可以正常进入缺损区域,进一步加快植骨的生长速度。与此同时,由于口腔修复膜自身就具备多孔层,因此骨组织与多孔层可以紧密的接触,有利于部分血液顺利的进入植骨生长区域,为植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进一步促进患者自体骨与新生骨的紧密贴合,进而保证自体骨与新生骨二者的的正常生长。总之,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与吸收性,降解后也无毒,因此不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且能够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此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过程中应用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植骨高度,同时也能够大大增强成骨厚度。另外,口腔修复膜材料也能够凭借其自身的无毒无害、安全性较高的优势来进一步促进植骨的生长,加快自体骨与新生骨的融合速度,从而大大改善患者牙齿外观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保证牙齿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熊涛.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1):32+42.

[2]吕继忠.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8):51-52.

[3]刘洪娣.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