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研究

李攀博

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实验小学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中华武术以动作的优美性、内涵的丰富性,令许多人心生向往。学习中华武术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中华武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很容易勾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塑造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武术教学,对其身心发展都大有裨益。本文对小学武术教学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为小学体育课堂武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创新问题

1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当代教学理念是要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此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然而,在“重技术,轻文化”模式的影响下,现阶段的小学武术教育开展逐渐形成了“过度强调竞技化”的错误教学目标。这种错误正是基于出场学视角下出场形式需要适应其出场语境而言的,同时也是对和平年代发展下武术教育正确价值功能的扭曲和误解。据调查显示,很多学校的武术教育开展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还存在部分学生因学过武术而恃强凌弱的情况。这种缺乏武德教育的武术课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的正常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学校觉得在小学开展武术教育会占用文化课程的教学时间,武术教育这种归属于体育教学的“小学科”是可有可无的。这种思想下的我国小学武术教育一再被轻视和忽略,可以说很多学校还未实现真正的武术教育。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武术文化、精神的承袭面临较大阻碍,这与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出场语境相背离。

2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创新

2.1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武术课堂教学涉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武术理论方面的教学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内容,可以添加现代文化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共鸣。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无与伦比的瑰宝,除了美,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避免武术教学知识过于难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单调地讲解武术动作的每一步招式,而应抓住武术动作的精髓。例如,打拳可以分为钢拳和柔拳,钢拳注重出拳的力度和速度,体现拳的刚勇;而柔拳注重出拳的姿态,注重出拳的节奏感,体现拳的柔和。此外有些拳法能展现飞禽走兽的形态,还有的拳法能表现出洒脱和苍劲,教师应将这些招式的特质向学生一一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让其抓住动作的精髓,便于学生掌握。所以,武术教学不能照搬竞技武术的全部套路,教师应简化某些套路,便于学生学习,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教师还需创新武术技术动作,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加入现今流行的舞蹈形式,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

2.2狠抓武术基本功教学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反映了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基本功的重要性。学生的武术学习虽然不是“练武”,但基本功的重要性是相同的。脱离了基本功教学的武术教学是非常不牢靠的,教师带领学生机械重复武术动作,而忽视夯实基础的过程,学生虽然能够在课上记住相应的武术动作,但到了课后便会忘得一干二净,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空中楼阁”现象的产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摆在第一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机械重复的过程,大多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完成基本功的练习,就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练习时,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时间,且不因过于单调的机械重复,而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以赛代练”“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以“马步”为例,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这个动作。此后,教师想要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但过于单调的重复,效果不好,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站成一排,比拼谁的马步最标准,坚持的时间最长。教师通过学生的胜负欲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受到胜负欲的影响,学生便会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有效提升武术教学的有效性。

2.3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锻炼学生体魄,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质。在小学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充分运用快乐教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感受武术魅力的同时,增强武术学习带来的喜悦感。在6-12岁这个年龄阶段之中,孩子们的大脑思维比较活跃,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愿意主动地去了解和接纳各种新鲜事物。然而,在这一年龄段中,学生的大脑和身体都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相比青少年来说,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计划,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第一,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与文化课的教学不同,武术教学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武术教学活动必须要在视野开阔的地带进行。然而,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行为特征也会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自身对于武术课堂的驾驭能力。例如,优秀的体育课离不开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在教学比赛中,评委都会认真观察,看它是否达到了这个项目要求的指标数据。武术课是学校体育课的一部分,它也不例外。那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安排一位专门的人,手里拿一张心率曲线表,在课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某位学生的脉搏统计。这样的方法既耽误时间又有误差。智能手环引进武术课堂就会避免上述种种情况。比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学生们进行热身活动,需要达到有效心率为120-140次/分,所用时间大约在6-8分钟,但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的数据显示,可能在6分钟的时候,学生们就达到了有效心率,在8分钟的时候,可能就超过了热身的有效心率,这时教师就可以科学的调整教学方法或练习内容,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学习。再比如,在课的基本部分,学生们学习一路长拳,最高心率要求150次/分,但学生的心率没有达到,或是很低,这时教师要调整学生运动参与度或练习密度,来增加学生的练习强度,从而保证学生科学有效的锻炼。第二,教师应当注重评价方法和语言艺术。无论是在武术教学的进行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都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对于表现良好的行为给予充分鼓励,对于表现差强人意的行为给予及时更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更多地运用表扬和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武术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加利用语言的魅力,讲解语言不仅要通俗易懂,更要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加以配合。由于武术教学多在室外或开阔的空间中进行,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影视、音乐等多种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配合以语言的鼓舞,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实现武术教学的目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武术是一门传承千年的体育项目。武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体系下,武术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小学武术教学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代忠波.基于SWOT理论探究中小学武术教学开展路径[J].武术研究,2018,3,(10):83-85.

[2]陈明铭.视觉文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的创新研究[J].武术研究,2019,4(7):96-98.

[3]崔娜.基于体育游戏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