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 037008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7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和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药物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数据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艾滋病;药物依从性;生存质量
艾滋病(AIDS)作为大众最熟悉的病症之一,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以 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虽然是传染性疾病,但是由于其传播途径较为特殊,传染率较低,在患病之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数年之后会导致患者直接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疾病蜂拥而来,致死率极高[1]。在临床治疗当中,临床特征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各种机会性病原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中一般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则针对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8.2±7.18)岁;实验组75例,男46例,女29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8.9±6.24)岁。两组年龄、男女比例等一般资料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医疗组织对艾滋病(AIDS)判断标准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知悉并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会同意,所有内容与步骤均在伦理会监督之下进行。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耐药性与过往药物情况给药,主要药物种类包括:克林霉素,白介素,抗菌优,莫西沙星,氟康唑,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仑,奈韦拉平等,严格检测患者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停止用药并且及时更换药物。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艾滋病(AIDS)传染途径较为较为特殊,患者会因受到歧视出现自卑、绝望、自闭等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接受相关治疗的积极性,甚至出现拒绝任何交流和治疗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语言、动作、娱乐、体育等方式引导患者情绪,开到患者的的心理压力,充分给予患者尊重,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积极地配合相关的治疗。
1.2.2.2 用药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药物的使用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HIV对于身体淋巴免疫细胞的破坏程度从而实现患者免疫能力的增加,在用药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的监视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防止患者因为消极情况拒绝用药的情况。
1.2.2.3 健康教育:HIV虽然可怕,但是经过药物治疗能够较大程度的缓解病情的发展,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展开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宣传药物的相关作用,包括克林霉素,白介素,抗菌优,莫西沙星,氟康唑,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仑,奈韦拉平等使用剂量与次数、能给患者带来的效果,保证患者对药物使用有正确充分的认识,从而增加对药物的依从性。
疗效标准
药物依从性:综合患者的忘服药物次数、超时服从次数、错服次数等,将药物依从性分为优秀、良好、差,其中药物依从性好=(优秀+良)/总例数×100%
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指标分为身体疼痛、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四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依从性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可以得到实验组患者在经过相关治疗加上护理干预之后,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药物依从性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优秀 | 良好 | 差 | 药物依从率 |
对照组 | 75 | 30(40%) | 29(38.67%) | 16(21.33%) | 59(78.67%) |
实验组 | 75 | 47(62.67%) | 23(30.67%) | 5(6.67%) | 70(93.33%) |
χ2 | - | 7.7122 | 1.0597 | 6.6999 | 6.6999 |
P | - | 0.005 | 0.303 | 0.010 | 0.010 |
2.2 生存质量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可以得到实验组患者在经过相关治疗加上护理干预之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生存质量评分()
组别 | 例数 | 身体疼痛 | 生理功能 | 活力 | 精神健康 |
对照组 | 75 | 75.0±4.1 | 74.2±3.1 | 63.3±5.1 | 71.2±3.2 |
实验组 | 75 | 83.7±5.4 | 79.6±4.9 | 72.1±6.8 | 81.4±4.9 |
t | - | 11.1125 | 8.0654 | 8.9659 | 15.0939 |
P | - | 0.0189 | 0.0001 | 0.0143 | 0.0003 |
讨论
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死亡率极高,就目前来说,全球仍然没有完全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抗病毒的治疗可以说是一生性的,通过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从而有效的缓解缓解相关症状,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艾滋病(AIDS)治疗作为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在当今社会生活当中,艾滋病(AIDS)知识的普及较为普遍,传播渠道较为特殊,这也导致了社会上对于该种疾病普遍存在偏见与歧视,患者经常会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逃避治疗的选择[3]。
大量实验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除了能够提高药物依从性之外,还有利于身体多方面状况的恢复,对于逐渐缓解病情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4]。在常规的艾滋病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方式的干预,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能够增加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而健康知识教育的宣讲则能够帮助患者更进一步的了解相关病症的表现和各种主要药物的疗效;用药护理通过剂量、频次等方面的监督,促进患者及时按量的服用药物,对于病情缓解有着较大的作用[5]。
在本研究当中,通过研究得出,要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首先需要充分的掌握艾滋病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对心理、病情发展等进行了解,及时的给予相关处理措施,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患者用药过程当中,则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药物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数据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胡丽萍,邱巧玲.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252-253.
张春兰,杨晓静,周新菊等.护理干预对门诊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6(34):288-289.
李玉华,孙盈红,张宏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07):168-169.
张辉芬,白艳.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66+70.
陈爱珍.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3(6):115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