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发轮职业中学 641200
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是拥有文明体系传承的国家。能够维系文明传承的除了基本的物质和顽强,更重要的是文明中的道德理念在起作用。良好的道德理念是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更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在初中阶段,就有关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和培养,是被我们教育系统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该学科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帮助,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意义
道德与法治是组成社会运转的两个基本条框,道德是维系社会良性运转的润滑剂,法律是保证社会公正和安全的社会契约条款。道德与法治的双重并行,是保证国家安全运转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教育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任。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道德法制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树立法治意识和精神,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青少年犯罪曾经是我国非常头疼的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正在呈现断崖式下跌的喜人情况。这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变化,曾经在法制教育不够普及的情况下,我们的青少年问题始终是国家重视的难题。在心中没有法律意识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有良好的判断。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该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所以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精神,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例如:我们九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该单元就民主和法治进行了普及教育。让初中学生深刻了解自己的角色,在家庭中是子女,在学校是学生,但最重要的前提是我国公民。作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青少年在成年之前就要有深刻的认识。我国对于青少年犯罪有少管所等官方机构进行教育,每个国家公民都应该尊重我国的法律。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基本准则,也是保护和约束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道德则是公序良俗的体现,在校园教育中关于德育的项目有很多。爱国主义美德教育、勤俭节约美德教育、爱护公共设施美德教育、保护环境美德教育。这些德育在我们各学科都有渗透,也是为了保证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疏导青少年心里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该阶段学生敏感、冲动、易怒。我国原来的青少年犯罪率除了教育问题外,也跟青少年成长发育有着必然关系。很多地区的家庭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容易忽视,家长在忙于工作和生活,对于青少年的教育相对缺乏。在家庭环境中失去了第一环教育领地,导致我们校园的教育也相对比较吃力。所以普及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
例如:我们在教学《少年的担当》和《少年当自强》这两节课,就是要学生清楚明白自身价值的体现在那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延续和发展的有生力军,但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然环境、风俗习性等等东西都不同。我们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上升空间还非常大。但我们祖国发展很快有目共睹,我国一日千里的变化,带动的是整个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现况,所以这个时代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迷茫中。在这种社会现况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精神,才能明白自身价值和发展方向。在物质发展的时候,网络时代信息席卷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么多有效信息、无效信息甚至垃圾信息中,青少年只有接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够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道德和法治的双向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学生在学习中同样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约束,也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学习道德与法治,有助于学生更清晰的认知世界。在充分了解自我和国家情况后,学生才会更有奋斗目标。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习方向,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在教学《共圆中国梦》和《多彩的职业》这两节课的时候,学生需要明白自己学习的目标。读书学习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去感受和摸索不同的职业途径。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习的意义,是促进学生效率的最好方法。我们的祖国建设,以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都要有个清晰的认知,才能督促学生更快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良性途径。同时树立起法律意识和精神,也能够有效的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疏导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我们的国家发展和青少年成长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黄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朱文英,漫柏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