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利津县委党校 257000
[摘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应当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深刻总结成功经验以提升信心、总结经验、预防将来的危险;然后,从现代的视角深刻把握当前传染病的传播规律,提高警惕,尽早制定预防措施;最后,通过采取“加大科研力度”、“完善防控体系”和“把传染病防治升级为‘一把手工程’”三项措施针对我国治理体系中的短板和问题进行整改,以提升我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
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了我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防疫方面的许多短板,补齐这些短板成为今后的重要工作。
一、正确总结人类应对以传染病为代表的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规律
传染病曾经是人类的大敌,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天花病、麻风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等,都曾是可怕的“不防、不治之症”,一度令人类除了祈求上苍保佑外而无任何其他办法。直到近代,人类在被传染病折磨了几千年之后,才终于找到了应对这些恶魔的有效办法。科技革命之后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类第一次发现了比细胞还小的病毒,从而抓住了导致传染病的“元凶”。除了科技手段,人类还发现了传染病的弱点——必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才能泛滥成灾,所以人类又发明了各种隔离方法并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使许多传染病短期内即使不能被攻克,也不至于危害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福祉,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科学进步、人民团结和文化昌盛的三重加持下,以上所说的烈性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碘缺乏症等旧社会遗留的“害人虫”一并被扫除,几乎绝迹。
可无奈的是,正如一位医学家所说的,人类始终处在食物链之中——不是病毒生活在我们的世界里而是我们生活在病毒的世界中。传染病如同地震、洪水、火灾一样,难以准确预测下一次会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发生。
二、警惕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国)资源共享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2019年10月,来自2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份题为《全球健康安全指数》的报告(下称《指数报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为重大传染病或流行病的暴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指数报告》写道,各国预防、发现和应对这类重大疾病暴发的能力存在严重缺陷,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失守,全球(国)都会面临风险。显然,中国也暴露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中。
虽然世界各国普遍如此,中国也不能排除在外。如果国内资源不足,在科技发达、各国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频繁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共享世界上任何一种先进的医疗资源。由此而过分担心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是不是一种杞人忧天?
那么下面这组历史事实和数据将无情地打破这种质疑。
2019年9月,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全球突发卫生事件防范工作年度报告》(下称《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仅2011年至2018年,世卫组织在172个国家/地区追踪到了1483次传染病事件,包括SARS、MERS、埃博拉、寨卡病毒等,这标志着全球进入了一个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时期。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说道,“我们永远难以逃脱生态系统的局限。不管我们高兴与否,我们都处在食物链之中……”
SARS暴发的2003年,中国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18.19亿人次。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村村通硬化路,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达29.9亿人次。如此一来,更庞大的春运客流和更稠密的交通网络,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使新冠肺炎疫情比SARS更容易渗透到全国。
曾被山海阻隔在世界另一端的新兴病毒,如今离我们只有一班飞机的距离。上万机场和每年46亿人次的全球航空客运量,让病毒降落到世界任何一角,最长不超过36个小时。……中国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深度融入世界,从而实现了科技、文化、资源、财富的高度共享,可是传染病风险也伴随着这种融合悄然潜入中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这次疫情虽然首现在中国,但是发源地不一定是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和全球资源共享固然给国家(地区)发展带来许多机遇,但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挑战永远与机遇并存。“历史总是以某种退步的方式实现某种进步”,这次疫情也更加深刻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三、深刻总结当代我国(地区)公共卫生等相关治理体系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诚然,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对这次疫情也产生了强大的抵抗力,可是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严重灾难,我们的治理体系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加大对基础疾病的科研力度。此次疫情之所以能够迅速锁定为冠状病毒,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时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奠。从1个月到10天,这是科学家在2003年和今年,分别完成对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所用的时间。快速追溯到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动物宿主,同样得益于科学家对大量动物体内病毒的基因测序,为追踪病毒来源提供了比对基础。通过对病毒结构的了解,还可以推测这些病毒对于紫外线、酒精、高温等条件的耐受能力,为防治提供指导。
“这次新冠疫情启示我们,现在依然要加强病毒基础研究,加强对病毒数据的积累,未雨绸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
(二)建立完善的流行病科学防控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19年发布全球流感防控战略时的警告值得我们借鉴:“问题不在于流感大流行是否会再次发生,而在于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做好准备,因为流感大暴发的代价将远远超过预防的成本。”专家建议,应该探索并建立针对新发传染病早期预警的监测方法和网络体系;尽快建立新发传染病监测网络体系,并进一步提高疫情管理分析人员的疾病识别、检验和分析能力等。发现疫情之后,需要快速反应、有效防治,包括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医疗保险和救助、应急物资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中,统筹协调是其中的难点和关键。
(三)把传染病防治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国家(地区)后续的规划和建设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考虑把传染病防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统筹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军事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指出:“我们国家以前有爱国卫生运动,是一把手工程,人人参与其中,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但现在人人参与的体系、预防为主的观念被弱化了。”“流行病科学防控体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传染病尤其是重大疫情,不是公共卫生机构一家的事,仅由卫生部门做联防联控的协调机制是不够的。应该是一把手工程,要调动各方面参与,包括医疗体系、商业工业物品保障、交通保障、社会治安保障等等。”只有把传染病防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才能将“预防为主”的观念落实到位,扭转“重医疗、轻预防”的顽疾,并统筹好科研与临床、人才培养与成果落实等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徐欧露.《致命病毒会一来再来,唯有枕戈待旦》[J]《瞭望》,2020.08期
姓名:王卓(1982.10)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学历:硕士研究生
就职单位:中共利津县委党校
邮编:257000
职称:助理讲师
从事工作:党校教学科研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