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金鸡镇中心小学 52722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学生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分析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案导学 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少教师依然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不符合学生实际,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当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利用学案导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借助导学案,优化课堂预习
在课堂活动中,预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为课堂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特点,小学生逻辑思维较弱,在课堂预习环节,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解决学生预习环节遇到的问题,为课堂活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借助导学案设计,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正确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效利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在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目标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预习活动,尝试解决数学问题,深入了解学习目标。在整个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找到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做出有效的标记,作为课堂活动的重点内容。借助导学案开展预习活动,改变学生盲目学习的问题,结合学习目标保证预习活动有效开展,完成数学预习目标。在课前预习中,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导学案,突破课堂重难点
数学学科逻辑性比较强,数学概念比较多,而且较为抽象,仅仅是通过讲解很难做到透彻地理解。小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但是逻辑能力不足,对于抽象概念学习和理解难度比较大。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将抽象概念和知识形象、具体展示,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突破课堂活动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重难点内容,有效设计和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构建。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中,抽对称概念和知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式,引入相应的导学案,向学生展示生活的轴对称实物,如剪纸等,或者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观察轴对称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观察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概念知识。同时,通过相应的动画展示,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能够准确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导学案,突破课堂活动重点和难点,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优化课堂活动设计,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开展。
利用导学案,巩固课堂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随堂练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数学知识巩固的重要方式,保证课堂复习有效性。以往的随堂练习中,教师常常采取板书的方式,让学生开展随堂练习活动,这样的练习方式中,板书时间比较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入导学案开展课堂测试,引导学生开展随堂练习,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为课堂指导提供依据。在随堂测试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目标,逐渐增加测试难度。在完成课堂测试之后,进行相应的小组检测,让学生开展自我检查,结合课堂问题开展交流和探讨。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根据课堂活动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对于学生遇到的难题,可以相互讨论和探索,寻找问题解答方式。在整个随堂测试中,发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教师根据随堂测试的结果,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进度,加深数学知识学习和理解,优化课堂教学调整,。针对一些较为困难的学习内容,应当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
利用导学案,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面对逻辑性强的数学学科,学习和理解难度较大。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复述,学生很难掌握数学概念和定理,使得学生认为学习非常枯燥,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当注重导学案的利用,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结合数学问题开展思考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设置相应的问题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小明和妈妈逛商场,小明买了一双48元的鞋子,儿童读书15元,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100元,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结合相应的问题场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直观的掌握混合运算法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课堂中,有效利用导学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课堂知识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课堂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在整个课堂中,避免因为标准答案开展思考活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适当给予学生点拨,对课堂问题开展归纳和总结,避免学生出现同类错误,优化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学案教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有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开展深层次的探索活动。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有效利用学案导学,发挥学案导学优势,保证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推动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袁昱.学案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 2016, 000(027):45-45.
[2]李秀英.浅谈学案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