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街道木栖黑完小 655811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教育者参考。兴趣是对学生学习的最佳启蒙,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在学习中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而兴趣的指引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动力,并且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以提升,对知识的吸收效果更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学困生,多数是由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生由于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因学习动力不足而感到学习困难,又因学习困难致使兴趣感低,由此便产生语文学习中的恶性循环。为解决学困生问题,教师必须从源头入手加以解决,即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逐步扩大学生的兴趣,才能使部分学生摆脱学困生的身份,成为语文学习中的“能力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尊重学生学习实情,鼓励学生探索知识
教育的成功与教育者自身的职业素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教育者的行为品质,还是教育者的专业能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学困生的并非一种特殊的称谓,它只是一种代名词,代表着部分学生在当下阶段的学习状态,而并非永久的学习状态,故教师要对学困生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首先便是对学困生群体表示尊重。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学习能力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那么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就稍弱,这是无法避免的。另外,学困生的自信心稍弱,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重塑自信,才能有效启蒙学生的兴趣。如在古诗《山行》的学习中,语文学困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讲解本首诗时,先安排几名学生对本首诗进行朗读,教师先安排了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出色的朗读了这首诗,之后安排一名学困生尝试朗读,起初这名学生自信心不足,在教师的鼓励之下,逐渐适应了朗读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的肯定,学生对本首诗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会给予教师一些“反馈”,这说明教师对学困生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层次的知识教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多数是由于学习中的“兴趣不高—能力不足—学不懂”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使学生难以逃脱学习困境。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从中间环节入手,逐渐调整这一恶行循环,使学生慢慢摆脱桎梏,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依照知识掌握的能力分为A、B两类,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两类学生设计出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针对普通学生的标准化教学方案,一种则是依据学困生学习不足之处进行的细化方案,两种教学方案共同实施,体现出素质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作用来。如在《火烧云》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一道“仿写”的题目,A类学生是学困生,B类学生是普通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仿写作业时,要侧重于考察学困生的自我提升,若A类学生与B类学生相比仍存在差距,但与自己相比已有提升,那么教师就应对学生提出表扬,给学生相应鼓励的分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舒适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提升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方面着手,给予学困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其实许多学困生的智力水平并不差,只是未能找到学习的“入口”,才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十分“迷茫”,教师若是一味的采用压迫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产生畏缩心理,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致必然不足,这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器材的力量,先利用氛围引导学生的情绪,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可以事半功倍。如在《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中,教师准备了一段关于这段古希腊神话的动画,并在教学之初使用大屏幕投影播放,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时注意力集中程度非常高,并对古希腊神话产生了浓厚的了解兴趣。教师讲解本篇课文时,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器材引入课外元素,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到起来,尤其是学困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更加专注,课堂教学的氛围感更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是充满活力的。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困生问题并非无法避免,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学习能力,等待教育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予以点拨,只要教育者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学困生问题就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同时,教育者也要认识到激发兴趣对改善学困生问题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而兴趣启蒙对学困生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会带来助益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娜娜. 如何提高学困生参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积极性[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87.
[2]闫洁琼.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20(1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