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10200 摘 要: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阵地,高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新形势下,尤其要重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思政教育;实效性
步入大学的校门,学生虽然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专业,但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要求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加深和强化。但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也是问题百出,随着教学媒介和形式的变化,如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
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个过渡阶段,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大学期间更应该学会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现如今,许多公司在招聘时,不仅仅看重个人的学历的高低,更看重应聘者为人处世的能力以及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生如果能够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能够将在学校思政课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将会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在今后走入社会能更好的负责、担当,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大思政”格局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实效性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大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民日报曾发表新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各大高校也纷纷实践探索,促使思政课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格局。“大思政”的格局必将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格局。大学思政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各个地区的教育条件等各种问题存在差异,但是教师在思政课上的讲解内容还是需要百变不离其宗,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做到因地制宜、深入讲解有关理论知识,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强调思政课的学习对他们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思政课的重要,增加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创建一个大思政格局,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实效性的前提。
学生思想上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学习中认真投入,实践中更能体会到思政课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性,自觉打好基础,培养好自己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时刻补充自己的知识容量,以便于能够更好的解答学生的问题,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榜样的示范。
2“小环节”设置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抓手
大学教学较高中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于教师来讲教学任务重、课时少;于学生来讲课堂人数多、位置不固定、学习自觉性要求较高等。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程度,管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相比较思政课的教学大部分是长篇大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设置“小环节”将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模块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的了解每个模块中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在每个环节的课程讲解过后,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讨论,适当的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环节”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视频播放、教学游戏、学生讲解、问题抢答等环节,加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引导学生。教师花心思在自己的课堂设计上,将所讲述的内容划分出多个小模块,劳逸结合的进行所学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领悟到所学习内容,带给自身思想的改变,真正的能够体会到课本中所讲述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接专业”模式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渠道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高校都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教材的统一选择,这类教材一般都是在全校范围内统一使用,教学采用的模式、考试模式在全校范围内也是一致的。但大学生的教育更多的与专业知识的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专业的学习之上,专业的不同,对思政课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也要有差别的对待。专业课程也是思政教育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能只集中于思政课堂教育,也要融入专业、融入课程,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专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就要结合专业方向,就要结合专业学生的特点,这虽然会集中专业课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要增加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首先、明确专业思政教学、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基础和认知不同,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基础情况。比如这种差别可能来自所在地区、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生活学习环境等,虽然在同一学校同一个专业学生基本情况还是有差异的。在根据专业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专业大体可以分为文史哲学类、 经济管理法学类、教育学类、理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等不同的领域确定具体的思政教学设计。
在进行分类教学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和考评。比如可以依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理工类学院,艺术类学院和文史类学院。对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大多数的理科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无可质疑,但对于文科的一些理论知识,他们在学习时会稍感吃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可能需要更加大众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道德专有名词的解释。而对于文史类的学生,他们对思想政治的了解,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更加具有优势,思想可作为他们的专业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也会比较高,对问题的解构讲解、专题讲解可能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充分结合根据每个专业学生的优缺点,更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在考评上也要做好分类考评,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对他们的考评标准也可以稍加调整,对于理工科和艺术类学院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考评标准,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可以多多采用技术手段,例如多媒体上课,课堂多多互动等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在文史类专业学生的考评中理论性考核要求要高于理工科和艺术类的。
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加入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中,为专业课思政教学提供帮助和咨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更有利于促使思政课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4 “勤考评”机制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实效性的保证
现如今,在许多大学的课程安排中,一学期的学习就只有一次的期末考试。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不能仅用最后考试成绩来评定,要重视教学教育培养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更是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种猪考评,“勤考评”“机制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实效性的保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多的专业性知识,要学习压力也并不大,学生对课程投入时间也有差别,“勤考评”“机制可以补充不足,促进教学实效。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勤考评”。考勤内容可以涉及到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多个层面和层次。如何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完成期末的考评,而是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让自己得到提升,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考评制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教学提升。在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多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考评。大学生每周的课程量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结束后发布相应的课堂测试,让同学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评测,统计学生所取得的分数,通过对学生每次测评的分数进行统计,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通过对学生本学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学习的发展趋势。通过多中考评数据,不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也能够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高校高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就要顺应时代、因地制宜,针对学生实际,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朱湘怡.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 [2]李娜.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的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 [3]翁紫萍.移动平台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以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