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土地开垦整理中心 ,广西 隆安 53279
隆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广西 隆安532799
摘要:随着我国近几年来耕地占补平衡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大力开展耕地提质改造,特别是旱改水工作。本文将从耕地提质改造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具体规划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进一步促使我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
引言:目前我国各地区日益减少的优质耕地资源,已经向人们发出了明显的警报。同时新增耕地质量参差不齐,占优补劣现象十分突出。根据目前严峻的形势,我国应出台一些明确保护耕地的措施,全面提升耕地数量与质量并加大提质改造耕地的力度,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把大量旱地更改为水田,优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策略。
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的价值与意义
提高耕地质量水平、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倾斜计划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最新报告,我国的发展重心已经偏向于大力提高耕地质量、保护耕地资源方向。但目前为止,对于如何规范化、合理化整治耕地问题仍然缺乏有效技术水平的支撑,而且在过去耕地质量补充问题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时常出现选址不合理、施工不到位情况,严重影响到耕地实际整治的效果。因此在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过程中,人们需改变过去的设计模式,不断创新旱改水方案,进一步提高耕地治理水平,弥补以往整治过程中出现的补充耕地质量较差等问题,竭力提高可利用耕地质量,防止加重占优补劣现象。
改善农田治理方案、利用先进技术促发展
在以往的耕地改造中,人们往往只会增加耕地开垦数量,而忽视了新增耕地的质量水平,实际可利用率低下。对耕地进行提质改造旱改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创新农田治理思路,逐渐完善旱改水治理方案,推动农村耕地治理水平始终向着成熟化、科学化发展。政府不断增强对耕地资源的整治技术和保护意识,着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减少占优补劣现象的出现,对于农村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定不到位
在耕地提质改造中,尤其旱改水方面,资金大量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我国耕地提质改造资金往往由市县拨款划分,但是,一些地区政府背后却总是有或多或少的负债,在缺乏明确硬性政策的规范下,大多数政府专门用于耕地旱改水的资金供应缺乏保障,正常耕地的提质改造都很难正常进行下去。没有良好政策的制约,耕地的提质改造往往会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地方没有明确的验收标准以及相关规定,会使耕地提质改造成果的认定难度上升。
耕地改造范围受限,整治区域过于分散
由于全区历年实施过其他土地整治项目连片大片优质可改造地块已实施过,可实施的多位于山区,多为山谷盆地,石崖多,坡面高度差距较大等为施工增加了一定难度,如:南宁市隆安县布泉乡、南圩镇、都结乡等。相对坡度差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田面标准,这样水田的蓄水、保水效率自然低下。为了能够留住水源,工程组需要对耕地进行大量的挖填平整工作。其次还有一些地区可利用的灌溉水源严重匮乏,由于其气候长年干旱加之在偏远的山区,地形坡度较高,下层的水面与施工形成的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使得多数的水田无法进行正常自流填充,只得电力抽水或挖沟造渠,加剧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设备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耕地的提质改造常年得不到人们的重点关注,致使大多技术设备落后、陈旧,可利用的数量极少。因此在实现开垦农田、灌溉水源时,水利设施可效率较低,覆盖的范围不够广泛。加之原有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政府资金投入量少,灌溉设备常年失修、机器破损严重,大多数设施已经难以重新有效利用。由于技术设备的投入量不足,导致提质改造工程进展缓慢,效率极低。例如在南宁市隆安县右江、渌水江沿岸,最常见的耕地养护方法就是土地培肥、平整和重修农田水利设施。在治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出现重量不重质的现象,耕地实际产量越发减少,在实际粗略改造后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优良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少耕地会出现大规模撂荒的现象。
项目工程规划方面略显单一
首先,在耕地改造项目初期,设计者没有提前调查当地的地势情况,忽略了将提质改造旱改水工程与当地实际的土地类型、土壤结构进行整合,仅仅以工程改造为中心进行延伸,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问题产生时相关人员应进行的解决措施。其次,在工程实施时,管理者没有全面结合国家如今提倡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弘扬农村生态文明精神的要求,片面地思考如何对耕地进行提质改造,希望快速扩展水田的存续面积,这样逐利图快的施工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旱改水工程后续管护难、效果发挥不到位
从整体来看,旱改水工程后续管护较为薄弱,设备毁损严重,大大影响了工程作用的全面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有效的工程管护具体方案。当地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过于表面化,没有将责任划分到个人进行旱改水工作的后续管护,必要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其次缺乏专业性系统维护措施。旱改水工程主要处于荒地山区,防范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常常由于水利设施破损,电力设备毁坏等原因致使防洪或排涝功能逐渐缺失。除此之外,因旱改水工程后续受到人们较少重视,导致工程周围出现污泥淤积、设备渗水、水渠堵塞以及专业设施损坏等问题。再者工程管护阶段缺乏资金的保障。由于旱改水工程难以创建专门的资金储备、管理制度,未明确相关部门资金的筹集、使用、批准以及监管等方面的责任,使日常管护工作难以落实,无法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优化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工程的措施
完善相关政策、改进工程模式
首先,政府可以应该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以独立的村庄为评定小组,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开展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每提升耕地质量达到一个等级就会按照严格标准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一旦耕地质量在检查过后出现看管问题或是质量开始下降的情况,则会按照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罚措施,使其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在耕地旱改水方案设计时要能结合当地的特色,统筹兼顾多项优势,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例如耕地提质改造与园林设计、果蔬采摘业结合等,尽量将项目集中化建设,实现以耕地提质改造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景。
增强经济控制力度、拓展资金投入途径
在耕地开垦中,人们以往大多重数量而忽略质量。所以政府应当从耕地开垦的成本以及征收费用标准进行改革。以耕地被占用的类型和相关质量实施阶层化耕地收费模式,大量提升占用水田、水浇地及优渥耕地的成本,严格把控建设用地的数量,使建设者尽量减少或取消耕地占用率。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大众投资以开展耕地提质改造的工作。投入社会支持力度来提升耕地体质改造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旱改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新改造模式、实行电子监测系统
在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还要与当地地质实情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改造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使耕地提质改造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有序地进行,并且管理者要引进当今先进的技术水平,在改造耕地项目的过程中实施规范化工程准则,严格管理模式和统一验收标准以及后期看管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规划。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知识实行实时监控,对耕地改造区域及时检测并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调整旱改水方案,促进耕地提质改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团队
从人员方面,首先要进行专业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团队整体业务素质。在对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设计过程中,广泛听取每一个人的建议后选取足够优秀的方案跟进。同时考察一些以往参与过项目,有基础的人员。对于评价不合格的人员,不能随意录用,在进行严格的考察仔细筛选后,优秀的人才才能加入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的队伍之中。
旱改水土地流转后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在旱改水实施后,部分土地会进行流转,实现企业承包经营,土地经营权会发生转变。但多数经营者尚未有较强的设备管护意识,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其进行宣传教育。
首先理顺旱改水土地产权的归属。土地流转后的经营企业不仅是受益人,也应是土地管护的责任人。按照规划管理的要求,应主动承担起管辖区域内水利设施管理维护的主要职责,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其次强化设备管护制度。相关企业应积极听从政府的宣传引导,结合旱改水的特点与市场进行对接。综合制定有效策略,在最大限度上利用好水利设施,促进土质改良,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土地,产生经济效力。最后自觉配合政府监督。旱改水是国家新型土地利用措施,相关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去配合政府进行调研和监督,以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及时进行旱改水工程的维修管护工作,积极上报有关管护情况,自觉合规经营。
结束语
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人们还未找到成熟的操作方法,可以借鉴和完善的地方有很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通过改进方法与技术水平,来提高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超 , 潘瑜春 , 刘玉 , 胡月明 . 县域“旱改水”项目遴选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 [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49(01):203-210.
[2] 陈小军 . 江山市首个千亩“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成 [J]. 浙江国土资源 ,2017(10):63.
[3] 张伟建 . 谨防变味“旱改水”毁了耕地 [N].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10-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