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案例描述】
初教《桃花源记》(教学片断)
师:桃花源内和桃花源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体现在哪里?
生1:环境不同。桃花源里的环境是优美宁静的,我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看出来。桃花源外的环境应该是战乱不休的,因为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生2:生活不同。桃花源里的生活是安乐幸福的,我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看出来。桃花源外的生活文中没有提到。我认为桃花源外的生活应该是人们居无定所的,因为战乱不休啊。
生3:还有人也不同。桃花源里的人是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因为渔人过去的时候,他们都把他邀请到自己家里“设酒杀鸡作食”。而桃花源外的人就比较奸邪,不知恩图报。因为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他回去后还“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
2、师: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思考:
这堂课咋看起来十分自然流畅,思路也很清晰。但《桃花源记》这个虚幻故事传诵千年,经久不衰应该还有更多其他美的景致吧,如此义正言辞官方的解读,会不会破坏了学生初读时的想象和期待。
再教《桃花源记》(教学片断)
1、读完本文后,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桃花源”给你的印象?
生:美、乐、奇……
2、想象桃花源之“美”
桃花源的风景美不胜收,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生1:这里的桃林美,你看,一眼望去,长达二三里,全是粉红的桃花,远看像一片美丽的云彩。风一吹,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生2: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房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好像问到了米饭的香气……
生3:这里的田地美,你看,土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自得其乐……
生4: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小路交错相通,将田地分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3、理解桃花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你从哪些人身上感受到这种欢乐?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生1:我是桃源里的男人,我感到很快乐。虽然种田有时劳累,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和睦融洽的生活,很开心。
生2:我是桃源里的女人,我平时的工作是采桑养蚕,织布缝衣,虽然忙,但是忙得很快乐,我喜欢这种安定的生活。
生3:我是桃源里的老人,平时我就跟我的孙子孙女们玩,或者和其他老人下下棋,有的吃,有的穿,很幸福。
生4:我是桃源里的小孩,每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无忧无虑地,每天都很开心。
生5:我是误进桃花源的渔人,这里的生活真是让人羡慕,这里人的都很热情好客,我在的几天,他们都盛情款待,这里的氛围很轻松,没什么压力。
4、探究桃花源之“奇”
如此美丽,令人快乐的世外桃源,可惜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为此,诗人处处设伏,增强它的神秘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发现。
生1:“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它的入口就很神秘,
也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生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连朝代更换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
生3:渔人“处处志之”,最后还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
5、主题探讨
这是一个美丽欢乐又扑朔迷离的桃花源圣境!虽然这一切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可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同学们,你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生1:我认为它存在的价值是陶渊明在这篇文章里描绘了一个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因为人们想知道世外桃源是怎样子的。
生2:作者的这篇文章含沙射影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恰恰是跟桃花源里所描绘的相反的,有抨击现实的意义。
生3:我认为它存在的价值是因为文章中的这个桃花源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人们可以在这篇文章中展望一下梦想,梦想的力量可以激励所有人。
生4:现实和梦想总是有距离的,桃花源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时的社会也许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但是他们可以有一个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我认为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
【案例反思】
1、享受文本的美感
文字最朴实,也最真实,它所呈现出来的文本是最直观、最鲜活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感受和体会这种直观和鲜活。
在第一次上《桃花源记》时,我忽略了文本本身的价值,而是从语句中删选信息作为验证材料去证明观点,这无异于暴殄天物。第二次上时,我不仅关注到了文本自身的魅力,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而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次创作,用自己的话去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真正享受文本的美感和创造的乐趣。
能够带给读者一份审美与情感的愉悦,这是作品存在的价值之一吧!而这些美和愉悦都源自对文本的关注,对文字本生的深吟浅唱。
2、文本解读多元化
有人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一篇经典文章的存在,是因为他的多元性和可读性。初上《桃花源记》,我就犯了思想统治的错误。过度夸大写作背景的意义,并且成为课堂的唯一指向:当时的社会很黑暗。因此,整堂课都被“主题”牵着走,以主题去架构整个课堂,学生绕来绕去,说来说去,他们最后都掉进教师设计好的“教学陷阱”里。教师巧妙地统治了学生的思想,同时也造成了整堂课的灰色和黑暗。
再上《桃花源记》时,学生自己在学习和体会之后去领会文章的价值所在,他们精彩纷呈的回答,让我感觉到这样的课堂是对的。当我们失去了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憧憬和遥望,文学创作可以拯救这种愿景。《桃花源记》何尝就不是这种拯救,文中描绘了一个无限可能性的憧憬和遥望,这是所有人在读之后都能产生的情感愉悦,也是一种愿景得以实现的自豪和满足。学生通过自己的领悟,不仅看到作品消极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都看到了文章积极的一面,文学亮色的部分,语文教学是需要这种辩证思维的。这也可能是《桃花源记》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3、珍视学生个情怀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次上《桃花源记》,通过设计教学活动,打开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感受文本,他们的想法和表达有时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享受文本的过程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悟出了自己的个情怀。这种情怀是弥足珍贵的,教师和课堂都不能将之扼杀。文学是不需要答案的,其实也没有答案,让他们就这样保持自己独立的思维,就这么美美地享受一课,这也是课堂真正价值所在吧。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有人说:一个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作者就已经死掉了。然而文字本身公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多咂摸文字,多享受文本,多看到文学作品中传递出的精神力量,读出自己的“个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