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

张昊梁 郦苗 王海航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矿医院麻醉科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15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治疗),另外15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结果:实验组的免疫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免疫状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积极,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状态,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影响

创伤性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患者的凝血情况,进而转变血流动力学,而且因为长时间受疾病的影响,肿瘤患者会出现不良情况,如免疫功能低下等。在围手术期间,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给患者镇痛,会抑制患者免疫功能恢复。随着医学技术手段的进步,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后多模式镇痛,由于不同种镇痛药物作用机制有一定的差异性,可将单一药品的使用剂量和副作用降低[1]。为此,本研究将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9:6,年龄35-69岁(53.5±2.2),10例ASA分级I级,5例Ⅱ级;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8:7,年龄36-70岁(54.6±2.3),10例ASA分级I级,5例Ⅱ级。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治疗如下:

1)术前:给患者注射0.5毫克阿托品;0.1毫克苯巴比妥;分别使用0.05-0.1毫克咪达唑仑,每千克4.0-4.5ug芬太尼,每千克0.4毫克顺阿曲库铵,每千克0.15毫克丙泊酚。气管插管麻醉,每分钟9升潮气量,1.5升流量。

2)术中:使用4-6毫克丙泊酚、0.1-0.2ug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3)术后:用150毫克氟比洛芬酯给患者术后镇痛,给药使用自控镇痛方式。

实验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如下:麻醉方法与常规组相同,手术后用自控镇痛方式注射30毫克的地佐辛和150毫克的氟比洛芬酯。初始负荷剂量4毫升,背景剂量每小时2毫升,单次PCA剂量0.5毫升,15分钟锁定时间,两天镇痛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状态,即检测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NK细胞。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组间差值,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得知,实验组的免疫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免疫状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状态(`x±s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4+/CD8+

NK细胞(%)

常规组

15

术前

55.5±2.4

38.7±2.4

1.8±0.4

26.5±8.7

术后1天

34.4±4.4

26.7±4.6

0.8±0.3

9.0±2.4

术后7天

53.3±4.4

41.2±4.4

1.7±0.5

15.8±6.3

实验组

15

术前

55.5±4.3

38.4±5.3

1.8±0.5

26.5±9.3

术后1天

39.9±5.7

26.4±5.3

1.3±0.5

14.4±5.3

术后7天

56.9±6.8

41.5±4.4

1.8±0.6

20.6±6.3

注:P<0.05

3讨论

胃癌根治术是指对胃部癌变组织,以及周围可能受累浸润组织进行完全性切除的治疗方式。胃癌根治术根据手术类型可以分为全胃切除术、上根部部分胃切除术、下根部部分胃切除术三大类型。全胃切除术适用于胃癌中期患者,因为此时胃部恶性肿瘤细胞已经出现全胃转移扩散的情况,若不及时进行切除性治疗,恶性肿瘤细胞对于其它系统组织会造成严重威胁。上根部部分胃切除术是指胃上部1/3部位,此类手术治疗会保留胃部以及胃部幽门末端组织,并与食管吻合以保留患者部分胃部功能。下根部部分胃切除术是指胃下部1/3部位,此类手术通常会通过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形成完成手术治疗。多模式镇痛就是通过多种给药途径,使用多种镇痛药物,达到镇痛目的[2]

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能缓解手术后疼痛感,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都可以与吗啡相当,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但是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氟比洛芬酯的作用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镇痛药,药物在进入体内靶分布到创伤及肿瘤部位后,氟比洛芬酯从脂微球中释放出来在羧基酸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成氟比洛芬,通过氟比洛芬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所以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镇痛药。在临床上氟比洛芬酯的镇痛作用效果十分好,并且它的不良反应以及恶心和心悸的反应很少,但是大剂量的使用具有封顶效应。若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使用,能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用药副作用,从而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NK细胞趋势明显下降,且常规组下降 明显,实验组的免疫状态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实验组的药物使用方式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积极,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状态,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满, 段欣.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5):399-402.

[2]高燕凤.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19(35):669-673.

[3]徐丹兵,陈宏才,郏丽萍,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地佐辛注射液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034(017):207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