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人民医院 252201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儿科患者13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6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常规组,另外一组为留置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针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从相关统计结果来看,留置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留针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留针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也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效果;探讨
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不仅能够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还能有效减轻患者在接受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活动的配合度。但是,由于静脉留置针需要在患者体内留置,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就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状态,了解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存在不适感。文章就针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具体探讨,现报告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留置组66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35例,患者年龄1岁至8岁,平均年龄为(4.6±1.3)岁;常规组66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1岁至9岁,平均年龄为(4.4±1.1)岁。
1.2方法
在正式开始护理操作之前,护理人员首先要明确患者自身是否具备静脉输液的条件,确定患者自身适合接受静脉输液的基础之上,方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常规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护理方式为常规穿刺输液护理,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要常规检查患者的身体状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结束输液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拔掉输液针,做好后续的处理工作。
留置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护理方式主要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穿刺血管以及规格合适的静脉留置针,正式开始穿刺操作之前,先调整患者的体位,以平卧位为最佳。在确定好穿刺血管之后,对穿刺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取下留置针保护套,置针,在患者的静脉位置置入软管,抽出针芯,在患者的穿刺位置贴好无菌贴膜及透气胶布并注明置管日期[1]。其次,进行封管操作,封管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用量为3~5ml,先将2ml的氯化钠溶液注射至管内,药液推注和拔除两项操作需要同时进行,要控制好操作的速度,确保封管液能够充满整个管腔。最后,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密切观察患者穿刺位置的状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渗液、红肿等方面的异常情况,为了避免患者出现静脉炎方面的问题,需要采用热敷的方式对注射部位进行处理[2]。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置针成功率进行比较。
其次,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原则上由患者进行填写,患者本人不具备填写能力的情况下,由家属代为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留置针成功率是护理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留置针成功率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留置针成功率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常规组患者来说,留置组患者的留置针成功率整体更高。两组统计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留置针成功率n(%)
组别 | 例数(n) | 留置针成功率n(%) |
留置组 | 66 | 63(95.45) |
常规组 | 66 | 45(68.18) |
X2 | 6.82513 | |
P值 | 0.032 |
护理满意度是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认可度的最直接体现,从本次研究的统计数据来看,留置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整体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统计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n) | 非常满意n(%) | 满意n(%) | 不满意n(%) | 总满意度n(%) |
留置组 | 66 | 45(68.18) | 19(28.79) | 2(3.03) | 64(96.97) |
常规组 | 66 | 38(57.58) | 15(22.72) | 13(19.70) | 53(80.30) |
X2 | 6.82532 | ||||
P值 | 0.017 |
3讨论
相比于其他科室来说,儿科患者有其特殊性,受年龄特点影响,多数患者年龄较小,自制力不足,接受治疗过程中配合度整体较低。与此同时,由于儿科患者都还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身体的各个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全,血管相对较细,因此,在进行穿刺操作的过程中难度也要高于成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刺破血管的情况。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减轻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就需要合理选择输液方式,而在此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受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3]。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输液过程对患者血管的刺激能够得到有效减少,与此同时,操作方面更加简便。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常规组患者来说,留置组患者的留置针成功率相对更高,与此同时,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相对更高[4]。分析可知,相比于常规的输液方式来说,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输液操作不仅能够保证输液质量,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减轻输液过程中因多次穿刺而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患者输液感染问题的发生概率。
但是,临床上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过程中,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儿科患者多数年龄较小,具有爱玩好动的特点,治疗过程中不容易安静,因此,非常容易出现针头脱落或是针头松动的问题,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保证质量,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留置针的情况,适当延长针头的留置时间,做好操作记录[5]。其次,置管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适当抬高针尾,外套管与皮肤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若出现回血凝块堵塞留置针管的情况,冲管过程中要控制好推注的力度,不能强行推注。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置针的成功率,与此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芳,袁二伟,张雅静,郭华贤.不同材料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的效果比较——评《生物医用纺织品》[J].材料保护,2020,53(04):173.
[2]李旭英,孙红,魏涛,王蕾,郭彩霞,赵改婷,梅赣红,陈英,张敏,程文兰,王一任,陈利芬,钟卫兰.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拔管时机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2):272-277.
[3]钟慧群,张立力,赵洁,柴燕燕,姚晶晶,许汇娟,罗晨玲.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6):59-61.
[4]申冬琴,王蓉,高文芳,孙晓明,武世文.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采血的可行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4):84-88.
[5]肖辉.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的改良及效果[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518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