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心理护理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邓雪雁 ( 1 ) 王小艳 ( 2 ) 高玲 ( 1 )

乐山市人民医院 介入手术室 四川乐山 614000 ( 1 )

乐山市人民医院 日间手术中心 四川乐山 614000(2)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并分为观察组(25例,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的依从性,保障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

【关键字】心理护理;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大咯血;应用效果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且血液通过咳嗽等动作从口腔内排出的过程,其常见的伴随症状为发热、胸痛、呛咳等,而大咳血则是指一次咳血量超过100ml,或在24小时内咳血量超过600ml,一般可通过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咳血症状,避免其呼吸器官受过多损伤[1]。但咳血和手术治疗方式都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患者易有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则可在此治疗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以帮助患者环境不良情绪,帮助其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并分为观察组(25例,女10例,男15例,年龄范围为19-70岁,平均年龄为43.84±5.84岁)和对照组(25例,女9例,男16例,年龄范围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3.73±5.91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2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1)根据《大咯血诊疗规范》中诊断标准[2],均为大咯血患者;(2)患者一次咳血量>100ml,或24小时内咳血量>600ml。

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有其他器质性或肿瘤疾病;(3)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方法

1.2.1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在术前对其讲解相关的手术知识及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以避免意外事故或并发症的发作。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术前护理:术前因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担忧,及对手术治疗方式的不了解,则极易有较重的心理压力,易致患者在术前有较严重的紧张、焦虑情绪,易增加手术危险性,降低手术治疗有效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作风险。因此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大咯血的相关病理知识、手术原理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同患者进行沟通前,护理人员需对其基本资料有所了解,以护患间交流沟通的有效性。

术中护理:在进行麻醉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安抚,提升其对麻醉治疗的依从性,使其能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各类突发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应激反应,以确保患者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一定的疼痛护理,以避免患者因术后疼痛,而对后期治疗、护理工作有抵触心理,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为其实施并发症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发作机率,避免患者因并发症发作,而有恐慌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治疗、康复心态。

1.2.2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统计对比,这两量表分别共计100分,分数越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佳。

1.2.3 统计学方法

SAS评分、SDS评分(计量资料,5f65c959137aa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软件)中,经由t验证,若(P<0.05)则认为有研究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1 观察组和对照治疗前后各时间段的体温变化对比[5f65c959137aa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84.03±3.93

62.12±3.34

84.94±4.73

60.13±2.84

对照组

25

84.01±3.96

70.32±4.93

84.91±4.75

73.42±3.86

t

-

0.018

6.885

0.022

13.866

P

-

0.986

0.001

0.982

0.001

3 讨论

大咯血主要是指患者一次咳血量超过100ml,或在24小时内咳血量超过600ml,虽大咯血的血量较多,但咯血量并不能对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行判定,因此少量咯血患者同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方式相似,一般可利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式,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救治,以改善其咯血症状[3]

但患者因对咯血症状的担忧及对手术治疗的不了解,极易在围手术期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可在此治疗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方式,以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保障其基本的手术治疗效果。而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则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这三阶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其中术前护理主要需护理人员对其讲解相关的病理知识、手术知识及注意事项,以缓解其对手术治疗的担忧及恐惧心理,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使其能较好地配合医师的手术治疗。术中护理则需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安抚,使其能顺利接受麻醉治疗,保障其麻醉效果,以减轻其术中疼痛感,减少应激反应,同时需对突发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缓解患者的担忧,减少其心理的应激反应。术后则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使患者能保持较好的康复状态,缓解其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提升其对术后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保障其术后的恢复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常规护理同心理护理干预间对比可知,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其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更低,患者的情绪状态更佳。

综上所述,对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的依从性,保障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学琼.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护理分析[J]. 心理医生, 2018, 24(34):282-283.

[2]金发光. 大咯血诊疗规范[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19, 12(01):1-8.

[3]李秋丽. 大咯血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校医, 2018, 32(0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