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200
一旦说到肺部肿瘤,很多人首先意识到的是肺癌。其实,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肺癌,主要指的是肺部的恶性肿瘤,肺癌属于肺的恶性肿瘤中的一种。
肿瘤本身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会突破自身原有边界,入侵其他部位或向其他器官转移。这两种肿瘤无论是在严重程度、病情进展、治疗方式以及护理要点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治疗后日常护理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肺部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也是一样。
因此首先通过了解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在治疗上的不同,来进一步说明在肺肿瘤护理时重点需要做到的四点。
肺部良性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主要出现在肺内和支气管,又是在体检时可能被判定为肺部结节。作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逐渐增大,不会出现转移。因为并非恶性,症状也并不明显,主要根据肿瘤出现的位置可能影响到哪一部分器官的功能而定。
例如肿瘤出现在支气管,可能造成支气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在出现阻塞后,可能引起阻塞性肺炎,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发热、咳嗽、喘鸣(指肺部除了能听到呼吸的声音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声音,主要由呼吸道产生)等;也可能引起胸痛,但因为本身可能并不严重,无法引起患者重视;还可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呼吸困难出现时需要多加重视,因为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其中,部分肺部良性肿瘤还有可能发生恶变,转变成恶性肿瘤,需要特别注意,而部分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缓解,例如呼吸衰竭、严重咯血等,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肺部良性肿瘤也需要及时治疗,在及时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多数肺部慢性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不会影响到患者后期的生存时长和生存质量。
肺部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并且存在术后需要注意的护理要点。
肺部恶性肿瘤
肺部恶性肿瘤主要来看肺癌。肺癌前期并无明显症状,直到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才会出现咳嗽、咳血、胸痛、气短等情况。很多肺癌在前期通过胸部CT检查时,很难将其与肺部结节进行区分,直到发展的更加明显后,才可能怀疑是肺癌,确诊需要进行病理活检。
而在治疗上,肺癌因为患病人数众多,治疗需求庞大,治疗方式和药物的发展也非常之快,从一开始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和现在较为热门的免疫治疗,肺癌的治疗方式在不停的进步。虽然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肺癌治疗的热点,但更多见的是几种疗法的联合应用。
治疗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较多,需要在日常护理中特别注意,以下为护理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点:定期复查
无论是肺部良性肿瘤还是肺癌,陪同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定期复查都非常重要。
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都需要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并确定是否出现复发。如果没有问题,日后需要一年复查一次,可看做是定期体检,预防新的问题出现,如果出现,尽早处理。
而肺癌的定期复查更为频繁也更为关键。在初次确诊和治疗后,医生会根据肺癌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复查频率和时间,第一年通常需要每3~4个月复查一次,在坚持治疗2~3年后,如果情况良好,可能减少到一年一次。具体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主要遵医嘱。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上是否需要调整,因为肺癌的治疗会持续很长时间,而肺癌是个十分“精明”的敌人,为了更好地对抗,便需要按时、认真、好好复查。
第二点:注意术后恢复与锻炼
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后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并根据医生交代,如果在恢复期间伤口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良性肿瘤的患者主要在于术后的恢复,消除手术对于身体的影响后,相信患者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而肺癌患者不仅仅要注意术后的恢复还要注意术后的功能的锻炼。患者需要通过一些呼吸练习,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需要家属日常进行督促。例如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开始呼吸练习,学习和习惯腹式呼吸,缓慢吸气同时仅腹部隆起,保持胸部位置,缓慢呼气同时腹部平坦,避免胸部起伏过大。
第三点: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可能会服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黑便等副作用出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方卖弄,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虽然同样明显,但多会在停止化疗后逐渐消失,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在患者出现皮疹、口腔溃疡、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时,需要将其作为疾病进行治疗,例如涂抹皮炎平软膏,使用口腔溃疡治疗药等,如果副作用过于严重无法抑制,需及时就医,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请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降低药量或停药,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第四点:饮食均衡,适当运动
肺部良性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补充蛋白质,肺癌患者多数可能因为治疗导致食欲下降,在想吃的时候尽量保证食物搭配的多样性,少吃多餐,避免引发恶心、呕吐的出现,除非医生特别要求,家属不要一直追求清淡无味,能让患者尽量多吃一些,保证营养的摄入才是最主要的。
运动方面,要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身体情况来定,适当活动,不要过于劳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