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枣园小学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还能使之与他人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核心要素。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的具体策略,在提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过程中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小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角色扮演阅读活动就是在和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有效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表达。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让学生表演课本情景剧。剧本分为四幕,第一幕举荐蔺相如。地点:赵王宫。人物:蔺相如、赵王、赵王大臣、侍女。(不同同学担任)对话内容:赵王就秦王来信与众大臣商议,有人举荐蔺相如。第二幕完璧归赵。地点:秦王宫。人物:蔺相如、秦王、秦王大臣、侍女。对话:秦王与蔺相如就和氏璧与城池如何交换进行商议。第三幕渑池相会。地点:渑池。人物:赵王、蔺相如、赵国大臣一名、秦王、秦国大臣两人。对话: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第四幕:负筋请罪。地点:廉颇府、蔺相如府、侍卫两人、侍从两人。对话内容:士兵议论,廉颇请罪,廉颇与蔺相如和好。这样的角色表演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可以让学生穿越历史,通过剧中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从而增强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以生为本”,即在实施教学期间全方位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突显学生的主动性。毋庸置疑,作为学习者而言,他们每个人的情感与诉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例如,在讲解语文《落花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一场小型的辩论赛。以落花生为代表的正方观点:既要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以苹果、石榴为代表的反方观点:不能过于埋没自己,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让学生再次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教材精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指导学生学习有系统的基础语言,打好语言的基础。教材中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理解内容,理解表达精妙之处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所要仿写对象的模型,进行点对点的精确仿写!低年级主要进行字词仿写,经典句式仿写。中年级则可以进行各种经典段式仿写,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衔接、对话方式、人物肖像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心理刻画等。在各种精彩段式仿写中了解文章段的构成方式,形成段的概念,積累语言,夯实语言基本功。高年级则主要侧重篇章仿写;坚持分步骤,扎实做好重点环节的基础铺垫。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体裁特点、章法、理解段与段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仿写。可以按照“理解例文——解析谋篇布局特点——体悟构思精妙——尝试练习——讲评赏析——修改订正”的流程展开语言形式的仿写教学。谋篇布局、句式、段落、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都可以是仿写的内容。仿写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话语系统,实现语言增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
四、发挥想象,提升学生语言思维能力
儿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阶段,没有想象力就失去了童真童趣。正如书法有“飞白”;音乐有休止符;国画技法中有“计白当黑”;园林设计中有“曲径通幽”。这些都是空白的艺术,使用了空白艺术可以留给读者遐想和创造的空间,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语言具有一定的主观会意性和客观模糊性,也会隐藏着许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这就是“留白”了,这样的留白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出现在人物言行里;有的出现在课文题目中;有的出现在课文插图里;有的出现在人物心理描写中;有的出现在文章标点符号里;有的出现在文章语言概括简约处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文本的这些“留白处”,巧妙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对课文“留白处”进行创造性地想象、体验、填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实现对文本创造性地赏析评价。如教学《景阳冈》结束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武松打死老虎下了景阳冈后,会发生什么事,再续写《景阳冈》。
五、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础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借助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语言的构建与运用等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还能使之在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使用语言文字与周边环境、周边人等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沟通。思维导图的设计主要遵循由“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相关内容”的绘制原则,它往往以枝状或者卫星状结构将知识概要清晰、简洁地呈现在纸上。借助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够在听说读写中有重点、有层次地阐述自身想法,还能在自我意愿的传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领略思维导图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构建思维导图:“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小学生势必对文章行文思维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在教学中将这一思维导图展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提供的关键信息进行构思与想象、阐述与解析等。在此构思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极大地刺激小学生的创作欲望、参与欲望,还能使之在丰富想象力的影响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六、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指导学生学习有系统的基础语言,打好语言的基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会“字词、句、段、篇、语、修、逻”等方面的简单语法规则和常见语言使用规律,作为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潜移默化地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邱俊杰.强化语言积累,注重实践运用—学习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J].教育,2016,10:188.
[2]李淑霞.小学生语言内化教学管窥[J].教育艺术,2015,4:74-75.
[3]李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