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探析

龙平久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发展,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提高精准扶贫的效果,助力贫困区人民早日脱贫,做好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应该基于乡村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建立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引言: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做好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研究、运用,有助于让贫困户通过参加扶贫项目的方式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对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动力、突破积弱返贫的困境具有帮助。

(一)产业扶贫属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需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农民生活水平。”中国农村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所以贫困的重点以经济贫困为主,其本质即产业贫困。自改革开放后,凡是转型迅速、市场化水平好的区域都实现了迅速致富,相反的地区则依旧维持贫困现状。

这主要是因为新经济市场内部资本与利润呈正比关系,但和劳动付出及劳动产出不成正比关系,具有典型的“多资多得”特点。由于农业地区特别是贫困区缺乏资本,所以不论当地人如何勤奋也无法脱贫致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本质未变,且城市资源聚集优势再次增强,在虹吸效应影响下,吸收了更多乡村资本 ;二是,受城市化、工业化战略影响,工农城乡发展不平等格局再次被巩固,大量资本、人才流入城市、工业建设区,致使贫困地区无法得到有效发展,造成了城乡差距持续变大的现状。

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并未实现同步,如工业化坚持先行一步原则,城镇化则紧随其后,而四化之一的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发展短板,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题所在。为了有效解决城乡发展平衡性差、协调性差这个难题,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十九大明确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新理念,其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平衡充分发展,在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贫困状况。”[1]

同时,要想实现长效脱贫,就必须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习主席增说“脱贫攻坚的决胜途径就是要依托产业扶贫”,更要在脱贫攻坚中优先组织生产脱贫工作。发展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发展产业则是发展扶贫的重心。所以,贫困区要想脱贫,就必须围绕产业脱贫才能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产业振兴被习总书记放在了“五个振兴”的第一位。习总书记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振兴产业,产业兴旺了才能为乡村建设夯实经济支持,才能为农民生活提供保障。”所以,只有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才能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战略的实施奠定扎实基础。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策略

1.做好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的发掘

俗话说“想扶贫,先扶志”。所以,必须调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决心。各地扶贫机构应做好脱贫攻坚专门宣传预案的设计,要在千家万户中宣传党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同时,应做好主动脱贫典范人物的发掘与培养,坚守“扶贫不是扶懒,扶贫要精准,扶贫更要扶精神”的原则,要利用典范人物调动贫困区人民参加脱贫攻坚的兴趣。乡村政府班子应通过大喇叭等广播设备,为村民宣传、解释扶贫攻坚重点工作内容,将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彻底解决。要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实施宣教,为贫困居民宣传“崇尚致富、脱贫光荣”观念,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欲望及动力。[2]

另外,要帮助贫困居民树立新的就业及择业观,积极在乡村开设技术及技能培训班,为贫困户培养就业及创业能力,将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帮扶期间要推广个人责任制,帮扶人应一对一开展帮扶活动,如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其实际状况、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针对性原则设计产业帮扶措施,尽可能满足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需求,尽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2.建设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建设专项资金整合筹措模式。

首先,提高财政预算意识,明确政府投入的资金、项目。如因地制宜的完成政策制定,通过引导、支持,引诱社会力量及资金建设贫困地区。

其次,严格管理政府投入的项目资金。各地财政根据扶贫项目要求投入足额资金后,应及时做好资产台账构建,确定产权归属。贫困区人民彻底脱贫后,应由乡镇或村委会代管资产,从而避免资产流失、增加村集体整体经济实力。

最后,积极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机制,重点开发、运用“龙头企业+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实现难题的有效处理,完成精准对接金融扶贫的预期目标。[3]

另外,应结合贫困家庭真实发展能力及需求,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比如,有些贫困家庭十分困难,但参加家庭养殖业脱贫活动的欲望强烈,不过无法满足当前的政策要求;此时,应酌情将财政补贴门槛降低,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愿及主观能动性。还要扩大金融扶贫规模、提高金融扶贫力度,使金融服务广泛适用于扶贫产业,从而促进扶贫产业的推广实施。

3.建立关系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首先,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当地政府可以和龙头企业等签署约束性合同,将利益联结机制模式、惩罚举措予以确定。

其次,做好扶持政策的精细化制定。如在扶贫政策中详细论述收购报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规定,对奖惩制度进行严格、有效的落实。

最后,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构建和谐法律环境,为利益联结各方培养、树立、强化规范、守信、守法意识。同时,要结合贫困户具体状况组织产业扶贫活动,激发贫困户参加产业创业积极性,提高产业脱贫长效机制稳定性。

结束语:总之,今年是中国全民脱贫的攻坚之年,因此,要结合贫困区实际状况,坚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及因地制宜原则,做好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内涵与发展困境研究[J].李鹏飞,黄丽君.生产力研究.2020(07):12-16+161

[2]全力激发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内生动力[J].任兴军.支部建设.2020(04):40-43

[3]论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J].韩进军,李凡.河北企业.2020(0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