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9
/ 2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赵兴棚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各种生态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恢复受到广泛关注。水利工程建设将对周边水土保持产生较大影响。施工过程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已不能满足当前生态修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借助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导言:国家要想顺利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水土保持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1.设计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征

1.1以点或线状的水土流失

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建设范围很广,而且大多建在偏远的山区和河流地区,施工难度很大。实际上,在施工过程中,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而且,在大坝、水库建设中,地表的原始状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如果建在山谷或山区,很难保持水土流失。

1.2难以恢复被破坏的植被

因为水利工程属于民生工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如果长期占用土地,则该地区的植被无法恢复,造成水土保持性能的丧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建筑物都是混凝土结构。如果建筑物长期被占用,土地肥力会降低,植被难以恢复。

1.3设计多样化导致的水土流失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涉及的主要工程有农田、港口、环境、防洪等,导致水土流失的多样化。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重力和水力作用,会产生各种形式的侵蚀,进而导致滑坡或滑坡,甚至引发洪水和泥石流,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水土保持中的生态修复的措施建议

2.1加强生态修复宣传,树立良好环境意识

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要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就要从思想源头入手。首先,要树立人们良好的环境意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生态修复给人们带来的效益,加大生态修复优化功能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生态修复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第二,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实际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思维,研究合理有效的措施,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环境。例如,在全面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区规划和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思想深入到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中来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及时调整相关计划和措施,完善技术路线,落实改革补助等,进一步加强方案的治理和优化,确保项目建设更加有效地符合时代发展,真正实现人工优化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结合。

2.2保护河流生态,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引起的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保持河流的曲度,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实现河流形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效蓄水保水。例如,在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中,季节性河道设施应采用生态混凝土进行修复,然后建设植被覆盖率高的护坡。通过植被根系的加固,加强水土保持,减少地表径流入河造成的泥沙流失,大大减少了水库、河流等水利设施,节约了河道水库的库容。在应对汛期,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可以调节洪峰,提高河道应对大洪水的能力,保证设施安全,减少对设施本身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生态恢复后,可以通过自身蓄水量补充地表径流,增加枯水期水生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的物种,对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多样性也有非常有利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有效地、科学地保存了水土。

2.3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减少生态破坏的驱动力,恢复生态系统是沿江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要避免河流生态环境的高度单一性。单一性过高的河流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破坏。要保证河流向多样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保证河流的连续性和连续性,在受损后能够及时恢复。必要时,可设置复合断面形状,包括主渠道和护岸。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提前设置护道或季节性河道。

2.4经济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经济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可以采取粮果与林果间作的方式,帮助恢复土壤原有肥力,充分利用山体自然坡度种植植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采取轮作的方式,提高植物的产量。本文对原生态系统的生物链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模拟原始生态链,逐步建立农田循环经济模型,实现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2.5生态退化恢复技术开发与建设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以往的水利建设不重视环境恢复,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针对这类水利工程,应立即停止建设,查明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进行适应性调整和预防。比如在建设范围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种植一些成活率高、生态恢复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适当加强该区域的生物覆盖,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土流失。

2.6减少对生态植物的破坏,维护原有生态系统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有较大的扰动,以保护原生态植物不受破坏,维持原有生态平衡。对于一些必须砍伐的植被,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弥补其破坏后所丧失的生态功能,防止裸露土地的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植被茂密的地区,控制整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7加强水土保持意识,明确生态修复目标

生态修复的理念,本质上就是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符合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施工期,施工人员要按照水土保持政策进行施工,要有意识地了解水土流失的关键,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施工对当地土地的破坏,尽量减少工程所在地区的砂砾、渣土的产生。而在水电水利建设中,要开展节水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从群众意识和政策上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包括在所有施工招标文件中引入水土保持专项规定,确定左右岸低线公路,修复施工便道沿线的边坡弃土,要求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禁止石渣入河,堆放和防止渣场的弃渣养护工作。在此期间,各建设单位要强化水土保持理念,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建立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保护绿化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确保水土保持问题得到规范解决。

4.结语

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河流是现代城市重要的资源环境载体,它不仅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影响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不仅要具有防洪、排洪减灾、引水明渠、蓄水灌溉、内河航运等基本功能,而且要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流域气候,平衡区域生态系统。本文对我公司承担的铜川市山水林田湖岐水河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分析了生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气候改善的效果。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要求,通过总结工程实施经验,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工程实施经验,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具体对策和工程技术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建议,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16):83.

[2]杨尽利.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3):22.

[3]应丰,王静,李健等.新形势下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咨询工作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17(9):19~22.

[4]于红军.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2017(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