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山东潍坊 261200
摘要:地质环境问题是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安全稳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矿山开采区域,由于受到技术、地质条件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强对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鉴于此,文章对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环境;问题分析;治理措施
1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1.1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一方面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落后的设备技术和生产工艺造成煤炭开采效率较低,粗放式的生产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环境意识较差,长期以来未能将环境保护摆上议事日程,煤矿周围的矸石山随处可见,矿区内外煤泥流淌,周围空中黑烟滚滚,企业“三废”严重超标,不仅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发展工业,造成煤炭消耗量逐年增加,而我国煤矿分布较广,但很多小型煤矿粗放式的开采导致矿区塌陷裂缝,区域地下水位沉降,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2缺乏完善的矿山管理体制
我国有关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规划的权威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煤矿企业之间存在交叉作业的问题,地下勘探行业中出现分割勘查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煤炭所带来的暴利使企业管理者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抛之脑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较低的生产效率和较多的污染途径使矿山环境持续恶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老矿井已无法满足当前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老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人员管理得不到全面规范,企业出现更多新问题和新矛盾。
1.3固体废物处理不当
一是堆积固体废物的堆积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固体废物有着较大体型,在往外运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很多煤矿企业降低成本,会将矿山固体废物随意堆积,尤其像矸石山、废弃设备等,不仅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二是矸石山作为煤矿的主要固体废物,随意的堆积使其没有较为稳定的承重结构,当遇到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矸石山很容易出现坍塌,碎石滚落直接威胁着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威胁着矿区职工的生命安全。三是矸石山暴露的室外,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矸石山外表出现风化现象,风化后的煤灰随风漂浮在空气中,严重破坏矿区周围的生态圈。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2.1从源头控制地质环境问题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但在开采之前,做好勘查工作,对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有效的报告。并根据报告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在设备和技术的运行过程中,注意输入环保节约的理念,可以在源头上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务必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矿产资源的类型,对于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初步的预测,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在开采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采取照施工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对此,施工方可以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熟练掌握灾后治理的独特方法,并树立起安全施工的良好意识。同时,还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开展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工作,对灾后治理工程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安全施工的重视,并将自身掌握的各项工作技能熟练地运用于施工工作当中,以此来达到强化质量管控效果的目的。工程设计方案是由工程设计师根据项目需求、施工环境等多重因素所制定完成的,但是由于部分工程设计师并未考虑到工程施工的资金状况、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而导致设计方案中存在部分问题。对此,在正式施工之前便需要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其中,这项工作必须由参与工程设计的所有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的代表人一起进行商讨,最终结合多方意见总结出最适合项目施工所使用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并使整个设计方案变得更加完善。部分施工方并未针对质量管控工作制定完善的运行系统,所以导致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在进行实际分工时出现分工混乱、责任混淆的情况。对此,必须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管控运行系统,这样才能够帮助工程管理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避免出现逃避责任、相互推诿的问题。
2.2对施工全过程开展质量监管
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和施工设备都与工程质量直接挂钩,所以需要针对材料和设备的各项性能以及质量进行检验,避免由于材料不达标或设备故障问题,而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针对专门负责该方面工作的管理人员而言,更要对材料和设备问题提起高度的重视,对整个检验流程进行重新规划与完善,避免出现漏网之鱼。灾害治理工程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所以在进行质量控制工作时,也要完善相关的安全监督和防控机制。灾害治理工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此基础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强化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中要求每位施工人员佩戴专门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
2.3加强矿山废弃物处理
一是处理固体废物,要深入井下一线,从源头进行治理,不仅要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和开采技术,对煤层进行科学开采,而且要优化采矿流程,加强对矿区地质构造的勘探,选用合适的采煤技术,尤其对于薄煤层的开采,要科学规划采煤机行走路线,合理控制采高,减少对矸石的开采,最大程度的减少固体废矿。二是处理矿山废水,煤矿技术部门要不断改进煤炭采掘和洗选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废水的产生。另外井上下要建立水循环系统,将煤层中的水分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工业污水的排放,在矿区建立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废水处理问题,向职工宣传贯彻工业废水中包含的有毒成分,避免废水被矿工二次使用,影响身体健康。三是处理井下废气,井下废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等及爆炸性气体,煤矿企业要不断优化排风设施,并通过喷雾装置、废气净化装置、甲烷提取装置等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实现矿山环保生产。
2.4对防治工程效果进行监测
开展防治工程效果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查治理工程施工完成后,地质灾害体是否仍旧存在变形状况以及是否趋近于稳定状态。通过观察地质灾害体的情况,可以反应出治理工程的整体效果。同时,开展工程效果监测工作,还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科学数据,如果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出科学的客观规律,那么便能够为后期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经验指导。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与施工安全监测工作相比之下,具有监测周期更长、范围更广等多重特点,同时在开展防治效果监测时,一般具有先短、后长的特性。除此之外,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如果工程变形情况较为严重,或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则需要适当的延长监测时间,这样才能确保最终得出的监测结果更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不仅能够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煤矿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质环境问题,减少水资源和地形地貌被破坏的现象,从而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保目标,促进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青,杨迪,侯丽君,等.广西富绢页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5).
[2]宋勇,梁惕平.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20):187.
[3]刘慧芬,危接文.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风,201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