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症辩 治心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失眠 症辩 治心得体会

曾静

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失眠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属于中医学的“不寐”范畴。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年来对本病临床研究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失眠,不寐,中医药疗效,辨证论治

1.病因病机

失眠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患,主要由于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失眠亦称不寐,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以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本病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调。常形成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等证候。

2.辨证施治

2.1肝郁化火

为不寐的常见多发证型,多见于发病初期。症见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宜疏肝泄热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可加朱砂、茯神、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之类以疏肝开郁。

2.2痰热内扰

多见于发病初期。症见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治宜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理气化痰,和胃降逆,黄连、山栀清心降火;茯苓宁心安神。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再可加入珍珠母、硃砂之类以镇惊定志。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可加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2.3阴虚火旺

多见于发病中后期。症见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黄连阿胶汤、硃砂安神丸二方同为清热安神之剂,可随证选用。黄连阿胶汤重在滋阴清火,适用于心烦不寐,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可加牡蛎、龟板、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入寐,疗效更为显著。硃砂安神丸亦以黄连为主,方义相似,作丸便于常服,再可加入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诸药相合,可奏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功。

2.4心脾两虚

亦多见于疾病中后期。症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补养心牌,以生气血。方用归脾汤主之。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牌;远志、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当归滋阴养血;木香行气舒牌,使之补而不滞。诸药相合,养血以宁心神,健脾以资化源。如心血不足者,可加熟地、自芍、阿胶以养心血。如不较重者的加五味子、柏子仁有助养心宁神,或加合欢花、夜交藤、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如兼见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等,以健脾理气化痰。

2.5心胆气虚

亦多见于疾病中后期。症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息,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用安神定志丸主之。方中人参益气;龙骨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酸枣仁汤。药用酸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调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菱化痰宁心,以助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证情较重者,二方可合用。

3.病案举例

张某 女 52岁。2020年3月5日就诊,自诉失眠5年。近5年来靠服用阿普唑仑片维持睡眠,服过不少西药“安眠药”及中药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之剂,均未能解除失眠之痛苦。目前症状彻夜失眠,白天头晕,神疲食少,时自汗,有时喜热饮。视其精神萎靡,苔白少津,脉虚缓无力。西医诊断:顽固性失眠。中医诊断:不寐(心脾两虚证)治宜补养心牌,以生气血。方用归脾汤加减。人参10g、白术15g、黄芪15g、远志10g、枣仁20g、茯神15g、龙眼肉10g当归10g、木香10g柏子仁10g、合欢花10g、甘草3g。水煎服两日一剂,连服三剂,一周后复诊,诉症状明显好转,舌脉同前,继续服用前方,并嘱患者饮食丰富,参加体育锻炼。一月后复诊,失眠症状未见复发。

4.讨论

失眠是发生率较高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患,失眠患者长期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我国中医界积极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不寐进行辨证施治,大量临床报道显示治疗后不寐症状减轻甚至消失未见复发。实践证明失眠症状是可以恢复的。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洁等都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这与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是相吻合的。不寐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要把握住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的关键是分清证型标本兼治。在不寐的治疗上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张伯臾 董建华 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