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贾家中心卫生院 四川 成都 641421
有很多人认为在经历过骨折手术后,主要的护理方式应是卧床静养,避免活动,否则极有可能会对骨折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但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其实在骨折后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功能恢复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逐渐增加,确保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速度逐渐加快,同时也能预防患者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见骨折后功能锻炼十分重要,需注意,骨折后进行具体的功能锻炼时,需要跟随着医务人员的指导开展。
一、骨折治疗原则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原则所在。很多骨科病人和家属并不理解功能锻炼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也并不重视功能锻炼,创伤骨科治疗工作终极目标就是最大可能且尽快促进受伤部位正常功能逐渐恢复,而针对患者的各项医疗护理措施也是以这一目的为主,整复固定及手术治疗等都是治疗工作完成的初步方式,虽然这些治疗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愈合骨折,但要想保障受伤肢体的功能得以有效恢复,仍然需要长期时间,为确保这一目的得以尽快实现,应跟随着医务人员指导开展科学及形式多样的功能锻炼,进而确保患者并发症有效减少的同时,促进受伤部位能够快速愈合,保障患者正常生活能力逐渐恢复。
二、功能锻炼原则
从临床角度来说,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应以骨折术后恢复情况为依据,主要分早期及中期、晚期这三个阶段开展具体的锻炼,一般骨折后1-2周可进行早期锻炼,这一阶段的功能锻炼主要是主动舒缩患肢肌肉,应注意,这一阶段应避免活动骨折上下关节,早期阶段的功能锻炼目的是为患者血液循环提供促进作用,同时把受伤部位肿胀消除,确保患者肌萎缩的发生得以有效避免。骨折2周以后为中期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保障患者肌萎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展得到有效防止。对于晚期的骨折来说,已经与临床愈合标准相符,这一阶段应在骨折周围和全身关节活动方面持续加强,进而为关节活动范围拓展及肌力恢复提供促进作用。
三、骨折后功能锻炼作用
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及僵硬。一般来说,骨折后患者的骨折处软组织往往会有不同程度出血及水肿等现象呈现出来,同时在受伤部位也会有肿块情况产生,一旦难以及时消除肿块,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等情况就会随之引发,此粘连在肌肉、肌腱内及关节内等都会发生,最终导致患者肌肉收缩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一般骨折后大多数人都会有骨折周围关节活动不如以前的感觉,而一些患者甚至会有肿胀畸形情况出现,面对此类问题,借助功能锻炼则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2、促进骨折愈合。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情况下,能够反复舒缩活动受伤肢体肌肉,同时也能够加强骨折纵向挤压力,缩小骨折缝隙的同时,有效稳定骨折部位,进而达到骨折部营养有效改善的目的,为骨折愈合提供促进作用。此外,骨折后患者借助功能练习的积极开展,能够对微小骨折错位进行有效矫正,此时对患者骨折愈合也十分有利。
3、预防血栓形成。一般来说,骨折后及骨折术后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卧床静养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骨折患者处于长期卧床状态中,且并未舒缩运动肌肉,此时必然会影响血液循环,而在受损血管内、血液流动进行缓慢流动时,就会导致血栓形成,而可自行溶解的仅为一些较小血栓,一旦存在较大血栓,如果其从血管壁向下脱落,并且随着血液循环向全身流动,最终就会造成患者重要器官出现梗塞症状,严重情况下猝死也有可能因此产生,此时借助功能锻炼的有效开展,则能够增强骨折患者伤处周围血管壁弹性,保障通常的血液循环时,使得血栓问题得以有效预防。
四、骨折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对于骨折后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和家属都应在病人积极活动方面进行引导并给予鼓励,同时训练过程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主,由小到大逐渐拓展活动范围,同时锻炼的次数也应以由少逐渐增多的方式为主。
2、在功能锻炼过程,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并严格控制或禁止,比如对于前臂骨折的患者来说,前臂旋转活动就应积极避免。
3、骨折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肢体生理机能恢复,因此功能锻炼活动也应针对性选择,比如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来说,可选择适合上肢的多样化活动形式,进而帮助患者手的功能逐渐增强。
4、进行具体功能锻炼时,避免过早或急于进行手法牵拉,同时不应该被动按摩骨折部位,在锻炼过程不应该让患者产生疲倦感,所以锻炼应适当、而锻炼活动的选择也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主,避免因功能锻炼给患者骨折部位造成疼痛感。
5、功能锻炼进行的前期,医护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锻炼原则及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而使得患者能够充满自信且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功能锻炼中,帮助伤处快速恢复。
骨折后功能锻炼对患者伤处愈合及正常功能恢复都十分重要,同时对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起到良好预防作用,因此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应积极参与并配合医护人员指导开展的功能锻炼,通过科学锻炼才能确保功能锻炼的功效及作用等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