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 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83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到2019年1000例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致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10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输血血液制品的类型、临床输血的次数以及单次输血的持续时间等均为诱发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患者的输血指征。合理掌握输血次数、时间及血液制品类型等,避免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输血属于临床各个科室较为常见的一类特殊性治疗手段,在外伤急救、手术治疗等过程中不可或缺[1]。但血液成分相对较为复杂,临床输血过程中易于产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此外,输血过程中操作不当亦会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原始疾病的恶化发展,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需要查找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本次回顾1000例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组别 | 例数 | 性别(男/女) | 年龄(岁) | 平均年龄(岁) |
输血不良反应 | 30 | 15/15 | 21-76 | 45.93±10.29 |
无输血不良反应 | 970 | 486/484 | 21-79 | 45.87±10.28 |
T/X2 | - | 0.382 | 0.291 | 0.291 |
P | - | >0.05 | >0.05 | >0.05 |
1.2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输血反应行业标准[3]对患者相关的输血不良反应加以判定。统计分析输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输血患者输入血液制品的类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统计输血患者的输血次数以及其单次输血耗时时间。
1.3观察指标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血液制品类型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次数及单次输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2。
表2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 例数 | 百分比 |
输血不良反应 | 30 | 3.00%(30/1000) |
无输血不良反应 | 970 | 97.00%(970/1000) |
2.2 不同血液制品类型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0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类型划分见表3。不同血液制品类型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4。
表3 输注血液制品类型
类型 | 输注血浆例数 | 输注红细胞悬液 | 输注血小板 | 其他类型血液制品 |
1000例输血患者 | 110 | 260 | 40 | 590 |
表4 不同血液制品类型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 例数 | 输注血浆例数 | 输注红细胞悬液 | 输注血小板 | 其他类型血液制品 |
输血不良反应 | 30 | 9.09%(10/110) | 5.77%(15/260) | 12.5%(5/40) | 0.00%(0/590) |
无输血不良反应 | 970 | 90.91%(100/110) | 94.23%(245/260) | 87.5%(35/40) | 100.00%(590/590) |
X2 | - | 15.393 | 21.283 | 12.025 | 35.297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3 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次数及单次输血时间 见表5。
表5 输血次数及单次输血时间
组别 | 例数 | 输血次数>3次 | 输血时间>30min |
输血不良反应 | 30 | 43.33%(13/30) | 33.33%(10/30) |
无输血不良反应 | 970 | 4.64%(45/970) | 4.64%(45/970) |
X2 | - | 15.302 | 21.384 |
P | - | <0.05 | <0.05 |
3讨论
输血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治疗手段类型。输血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因此,输血过程中易于产生一定的输血风险,即输血不良反应。对于输血科的医师来说,在输血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输血情况,对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总结,对输血工作进行督导极为关键。虽然,输血致不良反应属于暂时性以及可逆性的,但不良反应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尽可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目前输血工作中的重点[4]。
研究显示,输注不同血液制品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患者自身机体内的IgE以及IgG抗体等可与输注血液制品中的血浆蛋白等发生特异反应,诱发过敏现象的发生[5]。此外,红细胞悬液等血液制品中存在一定量的白细胞抗原抗体,易于导致输血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白细胞溶解,成为机体发热的释放热源,患者则表现出发热现象[6]。此外,血液制品输注的次数以及单次输注持续的时间亦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
综述所述,在临床患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应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血液制品输注。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相关反应情况,全面防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输血患者的用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玲. 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420.
[2] 邹玉,郑茂,姜天华. 一家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及其与输血效果间的相关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7):1169-1175.
[3] 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 biovigilance component hemovigilance module surveillance protocol. Version 2.5. 2[EB/OL]. https://www.cdc.gov/nhsn/acute-care-hospital/bio-hemo/index.html,2018.
[4] 郑茂. 中国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4):474-477.
[5] 李德应,王玉明,柴华香, 等. 218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59-62.
[6] 王华,蔡晓晨,徐敏. 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减少发生反应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