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解析

王珏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的水文环境备受重视。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喜爱,也成为了城乡规划建设的关键内容。传统的滨水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随着我国雨洪管理技术的不断升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被众多城市应用于滨水景观设计中,在海绵城市理念下提倡城市景观设计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相融相生,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雨洪管理

引言

指出了公共滨水景观建设是城市综合开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结合设计案例,从功能、文化、生态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设计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为城市公共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1城市滨水区设计特点

城市中的滨水区亲水性是关键,在设计规划中可开展一些水上项目,同时考虑四季的温度变化,如夏季炎热,可以将一些冠幅较大的树木种植在水边。将四季的气候特点纳入设计前提,种植随着季节变化而颜色发生变化的色叶树,以加强滨水区的视觉观赏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指示牌布置在其中,加上英汉两种语种或者简单的警示图案。滨水区活动的人有儿童、老人等各个年龄阶段,因此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要,比如老年人喜静,因此要为其设置一些具有较强私密性的场所,提供给老年人锻炼身体,一起喝茶聊天;而小朋友喜欢玩耍,可以增添一些游乐设施。

2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解析 

2.1保护自然风貌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提倡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追求景观设计效果,可以策划一些禁止人员进入的景区地块,防止人们对滨水区景观的破坏,降低滨水区景观的维护成本;还可以通过设计密林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态景观环境,一方面保护了滨水区的自然风貌,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接近自然生态的景观,强化了观赏效果。

2.2多维度阐释美学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在人们心理上对城市滨水景观形象的客观印象,其中所蕴含的意象、意境与美感,以及所展示的艺术形态通过视觉传递投射于人们的大脑中或感知之中,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眼光。当然,城市滨水景观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及其所展示的艺术形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人为的营造手法进行设计的。本书从意象设计、意境设计、形式美运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滨水景观艺术形态的形成过程。

2.3植物种植

公共滨水空间植物种植充分考虑滨水特征,以耐水湿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水面及沿岸种植生态美观的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提高生物多样性,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等作用。同时,注重植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季相性,结合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种类,形成种间互补、层次多变、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塑造富有视觉层次及观赏时序的生态滨水景观。

2.4生态化设计

在设计滨水景观时应高度重视生态性,并对水景建设予以有效控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诸多内容,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1)保护水质,提高水源的净化能力。第一,提高水体净化功能,在污、废水的排放上加大控制力度,从根源上控制污染,保护水循环。第二,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葱、凤眼莲等,使水体得到净化。(2)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对生态设计理念予以使用来保护滨水空间内部生物,同时对原始湿地系统投入更多的关注度,以归还良好的生物栖息环境,让生物类型的多样化避免受到影响。借助生物保护策略,能够很好的调节城市自身气候。如针对河道附近城市,降低空气温度,相应的加大湿度,大面积的城市湿地可以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上的白莲泾便借助对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建设了滨水景观,据计算,其整体生态河道在2000m以上,工程的起点在世博园沂林路,终点为六里桥,横跨市区,有效调整了城市环境。在设计方面,将水生植物种在了浮岛上,从而很好的修复了湿地,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给鸟类,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这一项目对河流和两岸自然环境予以了设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成绩斐然,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提高。

2.5保持生态可持续性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追求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滨水区景观与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严禁滨水景观设计破坏周围的水文系统,可通过对滨水廊道的改进优化城市的水体质量。

2.6重视处理空间细部要素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各空间细部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将一个复杂的空间体系充分协调并合理利用,重视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化能力,这对滨水区的美感提升和生态价值地提高具有双重作用。有效的水文设计,与蓄流、蒸发、过滤等方法相结合,可减少径流排水量,使“低冲击”顺利实现。水还能增加景观空间视角,并丰富其功能,激活整个空间,加强自然空间魅力。同时,游客借助近距离观赏、嬉戏和触碰水,感受水地灵净、安详的形态变化,可以使人的心情得到放松,缓解生活压力。在护岸设计中,要分析护岸横断面的结构和地形特征,加深对集中型护岸的了解,立足于设计目标选择护岸材质。此外,岸边护岸与滨水边界通常以建筑和植物两种方式来处理。因此,在天然滨水植物景观中,应加深对当地植物特点的了解,合理配置。合理利用滨水区可规划土地,注意地面上的路面材料与贴合自然环境的设计目标相符。

2.7功能多元化

公共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线性空间,大多作为现代城市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边用地进行综合考虑,在满足交通、停留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塑造多元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氛围,增进市民交流体验,力求达到空间宜人、功能复合、活动舒适、艺术精彩的综合要求,打造不同风格的滨水风貌。

2.8其他

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需从水域空间、陆域空间、多维度净水以及水生植物等多个方面展开,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能够成为滨水景观区域的天然净化器,在改善滨水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还能够降低水体污染改善水质。而人工湿地、透水铺装、以及植草沟等生态区域的建设则是陆域空间较为常用的滨水区景观设计策略。

2.9修复水文地貌

城市滨水区兼具多重功能,所以在海绵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将修复城市的水文地貌作为首要策略之一,可通过塑造地形、修复水流、设计多样化的湿地,或者通过预留水池为不同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方式优化城市的水文地貌,还可以利用黏土层改善滨水区水体的稳定性 。

结语

综上所述,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遵循诸多原则,在满足滨水区景观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兼顾美观,此外水生植物配置以及陆域空间的设计也需强化滨水区景观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滨水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上海船厂绿地项目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1):78-79.

[2]焦瑞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91.

[3]冯惠珺.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20):191-192.

[4]刘芮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8(04):118-119.

[5]程文欣,杨慧华,王艳晖.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巢湖市滨水景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9(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