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以金融学基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移动终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以金融学基础为例

王婧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金融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并以移动终端为前提条件,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关键词:移动终端;高职院校;思政建设;金融学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指示为高校及高校教育者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即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金融基础》课程通过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货币理论与政策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移动终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在金融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画面形式或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找到金融学于思政建设的契合点。

1.“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金融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空有职业技能但缺乏职业素养的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是无法立足的。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独立,学生自身也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高职教育教学应当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教师在教授职业岗位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基本素养,真正体现教学的育人功能。本文结合市场需求和育人要求,《金融基础》课程思政主要融入“爱国情怀、职业操守、诚实守信、法治意识、民族自信、工匠精神、严谨求真”等方面的育人内容,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端正为人、做事、求知的态度。

2.移动终端下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即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移动终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并以可视化的界面展示给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非常适合复杂的金融学理论知识。

2.1认识货币

教师首先讲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的职能与本质、货币制度以及货币文化,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播放相关的货币纪录片,以此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信用与利息

本章节内容主要为信用、利息与利率等货币交流,以此向学生讲述晋商文化中的诚信精神,进而衍生出目前的个人征信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个人征信案例,并将其以PPT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明白诚信交易的重要性。

2.3金融体系

本章节内容为金融体系,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相关的金融管理工具,此章节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播放 “一带一路”的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切明白其提出的背景,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针对金融交易我国有专门的金融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金融体系中触犯法律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养成正确金融观念。

2.4商业银行

本章节主要内容为商业银行,其是主要的金融交易场所,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商业银行的概述、主营业务以及经营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经被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尤其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在此背景下,银行员工应该树立更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教师应在本章节中着重融入为人民服务的金融意识。

2.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龙头管理者,该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教师可以通过“普惠金融”扶持三农发展和“双创精神”引导下的小微企业成长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6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中除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外,还包含有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等,这类机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股市信息以及内幕交易的危害性使学生正确识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引导学习了解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以及保险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结合 “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指导学生未来投资过程中要善于学法、知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7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节主要内容为货币供求与均衡,主要讲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供求均衡与失衡等理论知识,再联系实际生活讲解货币供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我国近十年货币供给量数据及国内生产总值,以撰写论文的形式研究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并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理解理论知识。

2.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本章节主要内容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该章节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津巴布韦、阿根廷等国家面临的严重通胀背景,帮助分析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将其与我国实情进行对比分析。

2.9货币政策

本章节主要内容为货币政策,主要讲解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使用等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文件引导学生明白国家政策、“中国梦”的内涵以及新时代赋予学生的使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入“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移动终端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课程思政与金融学的契合点,从而将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亮,顾晓英,李伟. 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1). 

[2]马艳艳,任曙明.“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08). 

[3]刘婷.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探析[J]. 纳税, 2018,(32). 

基金项目: 2018年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移动终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XJSK07); 2020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 研究基金项目:金融学基础

作者简介:王婧 (1986.01-),女,汉族,安徽合肥,学士,讲师 研究方向:金融学